[上海热线]交大团队发现儿童遗传性肥胖营养治疗新靶点

23.07.2015  16:34

有这样一群“忘了什么是饱的天使”——“小胖威利”(Prader-Willi Syndrome,PWS)患儿,由于先天染色体缺陷,他们从幼年时期开始会出现严重的“暴食症”,体重持续增加,发展成为重度肥胖,会出现呼吸睡眠暂停、血糖过高及心脏病等并发症问题,甚至最终危及生命。  

美国、日本等均有关于“小胖威利”综合征这一罕见基因病的研究,但“小胖威利”综合征患儿的肥胖发生机制依然不清楚。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小胖威利”则仍处在被忽视的状态,急需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2015年7月10日,《细胞》和《柳叶刀》联合支持的开源杂志《EBioMedicine》在线发表研究论文,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在"小胖威利综合征"的儿童遗传性肥胖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关键推动作用,通过营养治疗改变菌群可以有效控制“小胖威利”们的食欲、降低患儿体重,改善他们的整体健康状况。该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立平教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尹爱华主任医师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唐惠儒教授共同领导,中、美、英、德、法等12家机构的40名研究者合作完成,对改善遗传性肥胖患儿的生活质量,乃至控制全球肥胖症的流行均具有重要意义。  

小胖威利”患儿体重控制是世界性难题

作为一种染色体缺陷导致的遗传性肥胖症,“小胖威利”综合征发病率在万分之一左右,属于高发的遗传缺陷。“小胖威利”新生儿有严重的肌无力,吃奶的力气也不足,很瘦弱。但从断奶以后,“”成了“小胖威利”最大的兴趣,体重迅速增加,有的3岁就可以达到40千克以上。“小胖威利们”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他们必须时时刻刻与身体对食物的渴望战斗。家人不得不把冰箱上锁防止他们觅食,饿极的他们甚至会从垃圾桶中翻找食物送进嘴中。  

当前临床上控制肥胖患者体重采用的方式主要包括使用抑制食欲的药物、肠胃道手术或者长期低卡路里膳食。但是,抑制食欲的药物对“小胖威利”患儿的效果不显著。肠胃道手术又存在较高风险,“小胖威利”主要是脑丘体控制不了食欲,采用手术缩小胃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无人看管时,持续进食甚至有撑破胃的风险。而长期坚持节食易令食欲极度旺盛的患儿非常痛苦。如何有效帮助“小胖威利”综合征患儿控制体重一直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  

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营养治疗带来新希望

为此,上海交大赵立平教授科研团队展开了系列研究,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行的临床实验中,为参加住院营养干预的“小胖威利”患儿和单纯性肥胖儿童提供了以全粮、中医药食同源食品和益生元为核心的膳食,一方面为人体均衡地提供所需大量和微量营养素,另一方面还特别增加了大量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的复杂碳水化合物。  

经过12周的营养干预后,在没有外加锻炼的情况下,“小胖威利”患儿与单纯性肥胖患儿一样,饥饿感明显缓解,暴食症得到较好的控制,体重显著下降,血糖、血脂、血压等各种代谢指标都得到显著改善。暴食症缓解以后,"小胖"们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继续在家坚持干预。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实验志愿者,经过430天的营养治疗,体重由140公斤下降至73公斤,并能长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不再像治疗前那样持续增加。在体重下降和代谢改善的同时,患儿全身性的慢性炎症逐渐减轻,血液中细菌产生的能引发炎症的毒素也在减少。这些迹象表明,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膳食干预新方法能有效降低“小胖威利”的体重,并且菌群的变化可能与疾病改善有关系。  

赵立平教授团队通过高通量二代测序发现,“小胖威利”患儿与单纯性肥胖儿童具有类似的菌群结构失调特征。经过膳食干预后,“小胖威利”患儿的菌群结构也都产生了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升高,能够产生引发炎症的毒素的病菌以及能够将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成分转变成加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毒素的细菌量均有减少。研究者把实验志愿者受干预前的肠道菌群转移到无菌小鼠肠道里后,诱发了小鼠肠道炎症和脂肪细胞肥大;而志愿者干预后的菌群就没有了这种能力。这些实验结果表明,膳食引发的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不仅能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健康状况,还将为“小胖威利”患儿带来福音。  

改变菌群的营养治疗对全球肥胖症防治有重要启发

遗传因素导致的疾病是由人基因缺陷所决定,但是遗传性疾病症状的发生和发展仍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预和推动,与人共生的肠道细菌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赵立平教授团队针对“小胖威利”患儿的研究表明,菌群结构失调在遗传因素导致的肥胖中可能会对症状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通过膳食干预、营养改变菌群将会有效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该项研究的发表,对于在肠道菌群中找到新的药物和营养干预肥胖的靶标,改善遗传性肥胖患儿的生活质量,乃至控制全球肥胖症的流行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来源:上海热线 2015.07.23 

原文: 交大团队发现儿童遗传性肥胖营养治疗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