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智慧]附属儿童医学中心研究揭开国人母乳“指纹”的神秘面纱

27.07.2015  19:45

[编者按] 一百多年来,交大人用知识和智慧创造累累硕果,谱写了近现代史上的诸多“第一”。这是人才培养的智慧、科学研究的智慧、服务社会的智慧、为国争光的智慧。新闻网特推出“交大智慧”专栏,聚焦交大人的智慧之光,展现交大人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众所周知,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是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唯一、最安全和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其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许多具有特殊功能的分子。母乳喂养不仅能满足婴儿的体格生长发育,还能促进智力发育,有利于心理成长;母乳喂养的婴儿免疫发育好、抗病能力强、成年后的“三高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生率低;另外母乳喂养可使母亲乳腺癌的发生率降低。      

但是,近年来我国母乳喂养率持续降低,全国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比率低于50%。国家计生委2014年数据显示,我国不足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农村为30%,城市仅为不到16%,不仅较上世纪90年代明显降低。相比之下,中国妈妈们“海淘”洋奶粉的大国,比如新西兰、丹麦等欧洲国家,母乳喂养率却在95%以上。      

日前,由吴圣楣教授、陈同辛主任医师领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承担,附属新华医院等共同参与的“中国人母乳成分分析及相关功能研究”项目通过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并获得上海医学科技进步奖。这项目研究从1995年开始历经20年,对中国人母乳组成成分、动态变化、影响因素以及功能分子等开展一系列研究,终于揭开了中国人母乳成分“指纹”的神秘面纱,构建了目前国内最为完善的母乳研究理论体系,并初步建立了中国人母乳成分数据库,打破了国内长期依赖国外母乳研究数据的格局。      

项目组在国内首次深入、广泛、系统地分析我国母乳中成分含量,成功定量出133种营养素和功能成分,建立了属于中国人的母乳成分数据库(即母乳成分“指纹”)。特别在对母乳中的防御素、烷氧基甘油、乳铁蛋白等成分的研究均为国际或国内首创。该研究还对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的母乳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母乳成分的动态变化;同时就免疫调节、抗菌活性、肠道菌群、脂质代谢、肠道发育、体格发育、智力发育、泌乳、防治过敏、SLC30A2基因等方面对母乳成分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将为制定我国婴幼儿喂养指南,修订婴幼儿营养素适宜摄入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不仅如此,中国人母乳成分数据库的建立和成分功能研究,将为研制功能性配方食物、制定婴幼儿配方食品分段标准、指导辅食添加、婴幼儿营养干预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该项目系列研究中对中国上海地区母乳中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与国外相比,上海地区母乳中脂肪酸含量偏低,提示产妇应该适当增加脂肪的摄入量。此外,中国人母乳中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较高,而软脂酸和硬脂酸含量较低,这可能与我国母亲膳食中素食所占比例较国外大有关。关于脂肪酸的研究结果表明,母鼠孕期和哺乳斯补充DHA和LNA能够明显提高其血和乳汁中的DHA含量,且显著提高仔鼠脑和血中DHA的含量,并促进仔鼠的智力发育。另外,已知母乳喂养是预防过敏的最佳措施,除了因为母乳中的蛋白质是同种蛋白,不易引起免疫反应外;更重要的是,母乳中含有外源性蛋白质片段(即肽段),推测这些外源性蛋白质片段可能诱导了机体免疫耐受,从而达到预防或缓解过敏作用。      

该项目还探讨了母乳中相关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陈同辛指出,乳成分在整个泌乳期处于持续的变动中,最大的变动在分娩前后的几个小时内。婴儿的生产方式影响泌乳时间,剖宫产的母亲由于产后婴儿不能及时吮吸乳头,其泌乳时间可能被延迟,由此可能导致初乳成分发生相应变化。孕前或产前肥胖的孕妇其母乳中的相关成分含量也不同。MBI是国际上常用称量人体胖瘦程度和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研究发现,孕前BMI越高,初乳中hBD-1浓度越低。另一方面,孕前超重(BMI大于24)的母亲,其成熟乳中锌含量降低。      

研究还发现,不同保存条件对母乳中相关成分含量影响也不同。研究显示,母乳4摄氏度保存不宜超过48小时,如需长时间保存需要选择-20度或-70度。另外,新鲜采集的母乳中含有细菌,但是均为条件致病菌,且菌落数在安全范围内。      

该项研究成果在国内为提倡母乳喂养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促进作用。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喂养周,医生呼吁,妈妈应充分认识到母乳的营养价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坚持哺喂母乳。而社会各界也应为哺乳妈妈提供一定的条件,如为“背奶族”妈妈提供时间和场地以及保存母乳的设备,公共场合设置母婴室等,让母乳喂养更有条件得到推广,也为哺乳妈妈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