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未来,你想看到什么?上海交大全球征集科技预见

09.06.2015  18:22

一百年多前儒勒·凡尔纳写就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时,不会想到书中的“鹦鹉螺号”在60年后真的在美国格罗顿下水试航,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以小说中那只“海底怪物”命名。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美好的憧憬、合理的想象、科学的预测或将成为未来科学发展的指南。  

6月9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梅宏院士宣布正式启动“面向未来120项科技预见征集工作”,旨在集聚科研翘楚、产业精英、师生医护员工和社会各界的智慧,共同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共同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经过征集、遴选、投票后,交大将于建校120周年之际,公布120项对未来世界科技发展的思考和科技预见。  

500字描述你的未来科技预见

我们要往前看,在没人走的路上,找出一条正确的路。”梅宏院士表示,这是上海高校首次尝试科技预见工作,既鼓励专家教授基于自身专业背景和研究成果“落地型”科技预见,也鼓励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发散性思维,提供“畅想型”科技预见。  

从已公布的信息中可以看到,数理、化学、生命、制造、材料、信息、资源环境、能源、医学等领域纳入本次征集范围,多学科协同特征显著。在征集方式上,采用点面结合的征集方式,面向专家学者的重点征集与校内外公开征集相结合。社会各界可于2015年7月30日前,进入上海交大主页热点专题查看活动介绍(www.sjtu.edu.cn/120kjyj),下载并填写《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技术预见简表》,将科技预见创意发至[email protected]

记者发现,申报简表只有一页纸,只需填写科技预见的名称、类型、领域、特色和理由和预期实现时间,并用500字阐述“概要描述或关键路径要点”及300字的“应用意义前景”即可。  

“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500+300’,我们只要谈要点,不谈伟大意义。”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上海交大海洋研究院副院长周岱教授表示,本次征集内容主要面向世界经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突出困境,面向未来科学发展趋势以及面向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卡脖子”等实际问题,倡导“想象比逻辑更重要,综合比分野更重要”,并鼓励独立思考和原创意见,“科技预见就是梦想,就有伟大的基础,就怕没有梦。”  

发布全球征集令 献礼120周年校庆

周岱教授指出,在国际上,科技预见是大国战略博弈的重要抓手和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有力途径。  

1965年,一个美国高中生雷蒙德·库兹韦尔自己组装的计算机谱了短短一曲,开启了“人类奇点”的争论。库兹韦尔随后预言人类纯文明将在2045年终结,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这个预见正在实现,生物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仅存在一线之隔。2012年,美国《大众机械》月刊对未来110年的科技发展进行大胆预测。2013年5月,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提出12项将对2025年的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颠覆性技术。2015年3月,世界著名技术预测与创新专家丹尼尔·伯勒斯提出未来5年中25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  

近年来,中国同样对科技预见工作给予充分关注。2011年,中国科学院开展了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预测研究。2015年1月,由互联网界、投资界、科技界同发起的中国创立未来论坛 就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邀请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科技领袖进行交流和预测。  

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上海交大创造了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以建校120周年为契机,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启动科技预见工作,由交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牵头,联合高等教育学院、研究生院、学生指导委员会、校团委、校友会和图书馆等部门,成立分领域专家组、工作组,以工作组为单位全面铺开联络和鼓励国内外该领域的学生、学者、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开展征集工作。在筹备期间,交大将邀请国内外科学巨匠、政府职能人员、企业领袖富有创意的学生走进“科技预见论坛”,分享他们对未来的远见和畅想。此外,学校还将围绕“科学预见”的方案和研究成果,推出面向大众的科普出版物。  

据悉,在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季节,将发布120项未来科技预见建议,并将征集的部分优秀科技预见封入时间胶囊,在数十年后渐次开启。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5.06.09 

原文: 未来,你想看到什么?上海交大全球征集科技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