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金声】环境人的责任与使命 ——跟着张晓东老师,做坚定的“环保人”

22.05.2017  17:40

  “作为一个合格的‘环境人’,应该有着怎样的价值观?”“我们熟记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作为‘环境人’我们应该怎样实践核心价值观?”“如果将我置身于近期发生的环境时事大事,我会如何做?”……在环建学院张晓东老师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上,同学们常常被引导,不仅思考着专业课的知识点,更深入思考着作为一个“环境人”的责任与使命。
  如何在专业知识教授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张老师有自己的“法宝”。近日,记者专访了张老师,探寻他“课程思政”的“秘密”。

   “‘欲明明德于天下’则必先‘修身’”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让同学们理解、领悟、认同并践行,而不是生硬地灌输?在张老师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的前提是通过专业课程“思政”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个人操守。“‘欲明明德于天下’则必先‘修身’,只有个人的价值观摆正了,才能进一步理解社会层面的价值观,最后到达国家层面的高度。”
  因此,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上,张晓东老师格外强调作为一个“环境人”的职业操守。
  “大家最近是不是都在追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面有句话,以前是相信政府不会做坏事,现在是相信政府不会做好事。”在第一教学楼的146教室里,上课铃刚刚打响,张老师就“抛出”这样一个社会热点,紧紧地抓住了同学们的眼球。
  “这里其实是在说当前我们怎样提高社会公信力的问题。”张老师解读道。“要知道我们以后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与社会公信力紧密相连,比如制定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对偷排企业进行执法等等。那么面对权利、金钱甚至是美色的诱惑,你们怎么办?”说到这里,同学们都笑了,然而笑声过后是沉默的思考。这个时候,张晓东老师坚定地告诉同学们18个字:不唯上,不唯利,严守底线,维护“环境人”的尊严。
  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上,类似这样的场景经常“上演”。同学们都感到对于这样把价值观“揉进”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特别能接受和理解。
  “‘在天为佛,在地为魔’是上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它形象地描述了臭氧在不同空间的功能是完全不一样的。”研一的俞海祥说,“张老师告诉我们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环境人’的职业操守,我们以后可能会面临着制定污染物标准的情况,环境保护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让我们出的标准‘落地为魔’,这是我们‘环境人’对社会甚至是对地球的友善。”
  “大家都说国内外大气污染问题差别特别大。”研二的顾竹珺因留学瑞典,曾一度认为国外的月亮特别圆,“但是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上扮演过发达国家的角色与另一组“发展中国家”辩论过后,我才明白,其实所谓排放量,要看历史排放量而不是阶段性排放量。”顾竹珺说,“所以作为一个‘环境人’,理性、客观、公正地看待我国环境问题,并将这种理念传播出去,告诉周围人不要一味地‘埋怨’而应当有所作为,这应该也能算我们‘爱国’的方式之一吧。”顾竹珺笑着说。

 

模拟全球气候大会上“发展中国家”PPT截图

 

   环境保护是专业更是社会责任
  “修身”之后才能“齐家”,而在张老师看来,这个“家”应当是社会这个“大家庭”。“作为一个环境人,需要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因为你比一般的人更明白污染带来的危害。”张老师说。为了启发同学们在环保领域主人翁的意识,张老师经常运用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
  “201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案)》,2016年颁布了《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其实法律、条例、工作方案的通过都是经过了草案征求意见稿,你们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专业人员,如果有一天能参与其中,会怎样建言献策?”张老师在介绍相关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时,在课堂上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目的就是让同学们有更多“代入感”,不止步于树立“法制意识”,还应树立“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
  这种“主人翁意识”的灌输使得《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的学生在今年“两会”期间,会主动关注“两会”中的环境热点问题,主动去了解总理说了什么,环保部部长说了什么。大三的谢雯文就是其中之一,“以往我总觉得‘两会’离我很遥远,但今年我试着去关注了。”谢雯文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自己的感受是,环境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作为‘环境人’首先要了解国家的政策、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将个人置身于环境保护这个体系中。”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有很强的代入感。”大四的吴凤杰特别庆幸遇到了张老师,“这门课帮助我树立一种大局观和社会责任意识,今年我考复旦研究生的时候,出的考题其实偏离了课本上的知识。但我将国家最新政策有机融入,不拘泥于污染物本身,运用系统思维设计了一套解决方案。最终以专业课130分的高分被复旦录取了。”吴凤杰自豪地说。

 

课堂教学(王博 摄)

 

   “环球眼”长效提升国家认同感
  在张老师看来,学生在书本学习之外,对环境政策的认同、国家道路发展的认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样重要。那么,怎样提升认同感?张晓东老师通过开设课堂“环球眼”专栏,提升学生思想认同的实效性。
  “大气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那我们就应该用全球性的眼光去看待大气污染问题。”这是张老师在“环球眼”专栏中常说的一句话。“以每年一次的全球气候大会为例,从13年的‘习奥安纳伯格庄园会谈’、14年的“习奥会谈中美就气候变化问题发布联合声明”,到15年的‘巴黎协议’……其实,每一次大会的实质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它是展现国家实力的平台。”张老师解读道。在传达这些国际性会议中专业内容的同时,张老师同样想传达这样一种信息:这些伟大的历史瞬间都是中国“国富民强”的体现。

 

张老师解读巴黎气候变化PPT截图

 

  “张老师的“环球眼”专栏给了我很多自信。”刚刚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的大四学生胡静依说,“虽然环保这条路不好走,但国家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重视、需要这个行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我对国家治理好环境很有信心。”

  “我们现在的环保理念已经比外国发达了,他们那个时候都能治理好,我们现在也一定能治理好。”研一的叶华坚定地说道。

 

张老师与学生合影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采访到的每一位上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的学生,都特别有“环境人”的自觉。把看似和专业课毫无关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张晓东老师的“隐性”思政教育格外成功。

  “从合格的‘环境人’这个角色出发,与学生一起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这是张老师的信念,也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彰显。

 

供稿:宣传部 王雨亭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