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海交通发展共成长的规划师

08.10.2014  07:57

  1994年,上海第一条轨交线路建成;2014年,上海轨交总里程538公里。

  2002年,上海市小汽车保有量42万辆;2014年,上海市小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

  十多年来,上海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1倍,常住人口总量增长39%。城市与城市交通高速发展的背后,综合交通规划的作用,很少为人所知。而朱洪,便来自专事交通综合规划的团队。

  朱洪出生于1973年,目前担任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同时也是“朱洪交通政策研究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上海两本《城市交通白皮书》的编制和1995年以来的四次交通综合调查,他全程参与;还牵头制订了世博会交通保障方案,并进行了低碳交通等多项城市交通课题的研究。

  “我进交通所时,交通所成立还没多久。”朱洪说,他是伴随着交通所,乃至上海交通规划和整个交通体系的发展成长起来的。

   与外籍专家正面交锋

  “助动车对环境友好,应该鼓励发展!

  “不,这不符合上海的情况,上海不应该鼓励发展助动车,而是要引导助动车合理使用。

  “在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自行车和助动车的发展,因为它们是对环境友好的交通工具。

  “但上海的情况不一样,您应该自己到路上去骑一次。

  直到外籍专家亲自骑车到了上海的大街上,才感受到,朱洪说的是什么意思。马路上,自行车、助动车早就车流滚滚,安全问题非常突出。

  这个场景,发生在2002版《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的编制过程中。当时30岁不到的朱洪,作为业务骨干与外籍专家正面交锋。最终,外籍专家承认“朱洪是对的”。

  回想当年与外籍专家交锋的故事,朱洪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多了一层思考。“我们做交通规划,不能离开城市本身的发展阶段。”朱洪解释,助动车,特别是燃油助动车,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不环保。站在交通规划的角度,应当加强管理和引导。

  这本“中外合资”的《白皮书》成为上海交通政策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朱洪与同事们的坚持得到了回报:《白皮书》中提到的地铁规划、公交优先等多项建议,如今已成为支撑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日常交通运行的基石。《白皮书》本身,也在全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如今,同样由朱洪及其团队牵头编制的第二本,即2013版《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也已面世,正指导着未来十年上海整体交通发展的方向。

   为世博交通准备了8年

  直到现在,朱洪还会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关于上海世博会的帖子,并忍不住感慨:“4年前的记忆。

  这个点评,其实还有点谦虚。对朱洪和他的团队来说,上海世博会,在2010年之前的8年,就已开始。

  2002年,交通所接到任务,组织进行世博交通规划、研究世博交通保障方案。如此大规模的盛会,别说在上海,在全球范围内都难有参考对象。怎么做?这个任务,落到了朱洪和他的团队身上。最开始几年,他们耐住寂寞,开展了20多项世博交通专题研究。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很好的研究案例,朱洪带队来到北京。别人看比赛,他们看客流;下雨了,别人避之不及,朱洪却很高兴。原来,奥组委事先准备了大量一次性雨衣,地铁口淤塞的人群很快就消散了。“世博交通大客流预案有了!

  世博会开始了,按照朱洪团队设计的方案,每天,客流都在园区内有序流动。此时,朱洪动起了别的脑筋。“这184天,对上海是一笔财富。”每日进出世博园区的客流有多少?他们的游园路线是怎样的?每天、每小时入园人数不同,高峰是怎样分布的?时报、日报、月报,184天,精确到每个小时的数据,朱洪和他的团队,都留了下来。

  没人要求他们这样做,甚至,为了能够入园进行客流调查,团队还跟管理部门磨了不少嘴皮子。清晨,他们在园区门口询问游客来源;深夜,询问游客离园交通意向,同样的问题一次次重复。“我们做规划,很多都是参考国外经验;但像世博这样大的客流,国外都未必有。如果世博会那时没努力,可能现在就要留下遗憾了。”交通研究所所长薛美根说,一份交通规划可能一管就是二三十年,必须有前瞻性,“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问题,更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今天,世博经验已成为交通所进行其他规划的重要参考。宏观上,应对大客流的战略、各部门信息化的整合;微观上,公交接驳、停车需求管理……“这些都是从世博会那时积累下来的经验。”朱洪说,有了这些数据,交通所再接这样的“大单子”,心里就有了底气。国家会展中心即将开幕,客流会如何变化?迪士尼乐园的交通需求研究已经开始了,怎么操作?“有了世博会这184天的数据,我们的工作可以更细致,对每天、每个时段进行差别化管理。

   就怕他们什么都听我的

  朱洪常笑言自己与综合交通调查有缘,他参加了迄今以来上海五次交通综合调查中的四次。

  1995年第二次调查,朱洪刚毕业,在其中做了一些配合工作;2004年第三次调查,他已成为技术骨干;2009年第四次调查,朱洪担任了技术负责人;如今的第五次调查,又是由朱洪负责技术协调。

  2004年第三次交通调查时,已是技术骨干的朱洪坚持下基层,陪着调查员一起,不管是中心城区,还是奉贤、崇明等较为偏远的地区,他早起晚归,坐几小时的车去居民家里。“不下基层,就不知道调查员工作辛苦,更不知道调查结果怎么用。

  朱洪带领的团队,以他的名字命名:“朱洪交通政策研究创新工作室”。朱洪说,“团队是开放的,业务好的、愿意干的都能加入。

  对手下的年轻人,除了业务,朱洪更看重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行业的理解。工作室的年轻人,大多有硕博学历,业务能力都很强。“我们这里,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也没有奖励和补偿。”朱洪说,“这些年轻人的眼光更远,看得到这个工作的意义。

  这批能力很强的年轻人,已经逐渐成为交通所的骨干。“我们这里不讲什么上下级,有意见,谁都能说;要汇报,谁都可以去。”朱洪对自己的“弟子”很满意,虽然“弟子”们常常对他直呼其名,有时还针锋相对。

  “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朱洪说,“就怕他们什么都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