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首家“妇产科医疗联合体”成立

03.11.2015  11:21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放开、高龄产妇的增加、妇科疾病谱的变化,百姓对妇产科诊疗技术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28日,上海市首个妇产科医疗联合体——“复旦大学妇产科医疗联合体”成立。整合优质资源,患者可在“家门口”获得“同质化、高水平”的妇产科诊疗。

目前,医联体12家成员单位在上海10个区县形成了具有14个诊疗点的妇产科诊疗网络,共拥有妇产科床位1719张,2014年妇产科门急诊数达267万余人次。医联体形成后,成员医院将在妇产科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流程优化、信息共享、精细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融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又称“红房子医院”)院长、妇产科医联体管委会共同主任徐丛剑表示:“妇产科医疗服务具有自身特点,成立妇产科医联体,将促进妇产科诊疗技术规范化、服务同质化,带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妇产科医联体将探索专科方向的“双向转诊”和绿色通道。各成员单位在医联体平台上快速分配资源。患者在任意一家成员单位可按程序预约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预留的部分床位和专家门诊。目前,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已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一些特殊病例开放了超声筛查的“绿色通道”,帮助部分在中山医院建卡的高危及疑难孕妇做超声大排畸,过去这项服务只面向在妇产科医院建卡并承诺在妇产科医院分娩的孕妇。

医联体鼓励成员单位相互协作,开展多中心研究,合力解决临床的科研难题。据介绍,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计划派出业务骨干指导医联体内妇产科合并传染性疾病的诊治,同时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医师指导本院妇产科发展,从而实现技术的交流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