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公交安全员昨起上岗 逃生窗将标“敲击点”

22.07.2014  12:03

  昨天起,上海巴士公交两万多名安全员首次戴着红色臂章上岗,其中不少是驾驶员、售票员。记者发现,目前更新的申沃新型公交车已经配备最新应急开门装置,这一应急“拉手”位置不在车厢内,而在上车车门外侧,紧急时车外人员可协助快速开启车门。

  市交通委昨天表示,乘客一旦发现可疑包裹或可疑人物,可立即报警;对企业则要求加强安全防范检查,确保自救逃生设施完好;各企业在逃生窗上要明确标注“敲击点”,一旦遇到突发事件,确保乘客能第一时间破窗逃生自救。

   驾驶员“转行”做安全员

  昨天上午8时,记者来到48路终点站,两位手臂戴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正在执勤,一位是专职的安全员,一位是驾驶员“转行”过来。陆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原本是驾驶员,这次也被动员做了营运安全员。“两人同时上岗,可以更完善进行各项安全检查工作。自从外地发生纵火事件,上海的部分公交驾驶员也动员起来做安全员了。”陆师傅说。

  每当一辆公交车进站下客,两位安全员都要上车巡视车厢,看看有没有危险物品遗落,并检查逃生锤及逃生窗是否完好无损。“以前逃生锤经常被乘客顺手牵羊,自从安装了报警装置,失窃现象基本消失了。”陆师傅告诉记者,公司不仅要求安全员进行各项安全检查,还要求驾驶员在行驶完一个单程后,对车厢进行一次检查。

   营运中闻异味须查清来源

  随后,记者来到上海体育馆的公交集散中心。各终点站候客区都拉起严禁危险品上车横幅,由调度员、基层管理员等组成的安全员随时对上车乘客进行检查。“请配合看一下箱子里是什么。”在49路终点站,同样有两位安全员在车门旁观察,看到乘客的拉杆箱内确实没有违禁品才允许其上车。

  他们不仅严格执行车辆运行的“一程一检”,还特别注意察看乘客是否携带疑似危险物品,几乎是做到“大包必检,小包抽检”。

  “上周起公司已要求加强对营运车辆安全锤、车门应急开关、逃生窗、消防灭火装置等安全设施的日常检查,确保车载DVR完好有效。车辆营运中闻到车厢内有异味时,必须立即靠边停车,及时查清异味来源,值勤人员必须按规定及时进行处置。”49路安全员透露,根据车型不同,每辆公交车内会配备4-6把安全锤不等,巴士还会同公交车辆供应商一起研究完善公交逃生措施,解决封闭侧窗锤击点标识设置。

   劝阻无效司机将停车报警

  浦东公交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昨天有7000多名安全员上岗,人员来自司售人员和调度、运营办公人员,终点站、枢纽站检查力度最大,其次就是每条线路配备行车管理员,全天候随机上车,配合司机和售票员对乘客行李等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检查,对劝阻无效,不配合的对象,驾驶员将立即靠边停车并报警。

  昨天,巴士公交营运一线的2万多名现场管理人员、调度员、司乘人员上岗值勤时全部佩戴“安全员”臂章,深入重点线路、重点区域、重点站点加强线路巡检和营运过程监控,巡视重点是车辆一程一检、驾驶员离车拔钥匙及车厢内各类安全设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巴士公交已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健全应急反应处置机制。巴士电车还制作了《公交车遇险乘客逃生须知卡》,详解了安全锤、应急开关、灭火器等逃生工具的放置点和使用方法,并在相关公交站点、公交车上发放。

   [记者体验]

   早高峰部分线路发车延误

  记者乘上一辆76路公交车,在行驶到静安寺站时,突然上来一位戴着“安全员”臂章的检查人员,只见他上车后先对车厢“扫描”了一眼,目光特别聚焦在乘客携带的物品上。看到大包基本都要过问一下,对小包进行抽检,对可疑液体则闻一闻。他说,乘客大都理解配合,一些年轻乘客或时髦的背包族会拒绝开包检查。“前天一乘客带一桶油漆登车,被拒绝上车后显得非常不开心。

  由于安全检查明显比平时严格,早晚高峰期间乘客较多的线路,发车时间或略有延误。停靠火车南站的729路昨天上午高峰时,3名乘客携带3个拉杆箱同时上车,其中2名乘客的箱子钥匙在背包内,寻找了半天才开启箱子打开检查;另一乘客很不情愿地配合开箱检查,令车辆发车延误了8分钟。

  终点站在上海火车站的109路安全员也说:“遇到旅行袋、拉杆箱乘客,我们会建议他们等后一辆车,以免检查时耽误其他乘客准时发车;带大件行李的乘客中途上车,司机或售票员作为临时安全员,也必须确认没有危险品才能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