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十载砥砺奋进 今朝再铸辉煌[图]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越来越关注健康和生活的质量,越来越需要深入探索自身的奥秘。生命医学学科已经普遍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成为大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05 年,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顺应世界生命医学学科的发展潮流,强强合并,汇聚创新资源,成立新的上海交通大学。十年时间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被称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案例”。十年时间也许只是上海交通大学百廿年历史中的一页,但它所开启的却是这所跨越三个世纪名校勇立时代潮头,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之路的新篇章。
一、走出了一条综合性大学建设高水平医学 院的中国道路
如何扎根中国大地,立足发展实际,在中国一流综合性大学办好一流医学院,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强强合并十年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在体制支撑上,充分发挥教育部、上海市的“部市共建”,以及教育部和卫生部的“部部共建”优势。教育部在“985”和“211”工程建设、未来优势学科点建设、高水平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了重要支持;上海市保持对医学院的投入体制不变,配套支持及投入力度稳步增长,通过“085 工程”、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地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激励计划等全力支持医学院建设;国家卫计委一直对学校医学学科和附属医院的发展给予重要支持和指导。这些体制支撑与保障,使上海交大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有利条件。在多年办学实践中,探索形成了“部市共建”“部部共建”的新模式,成功走出一条部市协同、科教协同、医教协同,在综合性大学中建设高水平医学院的创新实践之路。
同时,学校明确提出要尊重医学院办学规律、尊重综合性大学发展规律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切实把握并尊重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殊性,保持医学院的相对独立,充分保证其办学自主性和积极性。保持了医学学科的有机统一性和医、教、研、管体系的相对完整性,13家附属医院全部归口医学院统一管理,确保医学教育、科研、临床实践、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
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建设
合并伊始,学校便确定了“两个一流”的奋斗目标,凝练了一批全国领先的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高等医学学科体系,部分医学学科已在全国、甚至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三个前移”,即接触临床前移、医学问题前移、科研训练前移的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基础与临床融合,力推“三个结合”, 即人文通识教育与医学教育紧密结合、临床与基础医学教育结合、科研训练与医学实践结合,加强教学质量建设工程,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构建了以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交大特色医学教育体系。生源质量、学生实践能力、国际化办学水平、人文素养和通识教育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过引育并举,汇聚了一支包括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973 首席科学家在内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师资队伍。特别是以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和沉淀,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增选中,医学院1 人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 人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科研领域,始终坚持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内涵建设,力推基础医学、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研究。大力促进多学科交叉,建立“医工交叉基金”,前瞻性布局未来优势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迅速提升。
今天的上海交大医学院已从原来的地方院校发展成生命医学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国家队”,成为上海交大冲击世界一流的排头兵。在ARWU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上海交大医学院排名全国第一。在ESI 全球医学学科排名中,临床医学学科亦位居国内第一,药理学与毒理学等6 个学科跻身全球研究机构前1%,临床医学学科跻身全球研究机构的前1‰。医学学科的快速崛起,为上海交大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道路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也为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三、充分地体现了一流学科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
世界一流大学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每一次科学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进步,往往与一流大学的发展和创新产出相辅相成。世界一流大学为集聚人才、创新驱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而言,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其发展中的应有之义。2014 年,附属医院年门急诊量和出院人次超过上海市总量的1/5,开放床位占全市的1/5,年手术人次占上海市总量的1/3,诊治疑难重症病人数约占全市业务量的1/2;专病诊治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占上海市总数一半以上。交大的医学学科真正让临床治疗的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结合起来,形成了积极服务社会,并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十年前,两校合并之际,学校形成了优势互补,加强理工科与医科未来发展紧密合作的理念,前瞻性布局了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MED-X 研究院等医工交叉平台。当前,以精准医学为目标,大力发展转化医学已成为国际生命医学界的战略共识。201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王振义院士向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提出“集中上海优势力量,建设上海转化医学研究院”的建议,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与批示。随后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卫生部和上海市政府等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于2011 年1 月组建上海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并于 2013 年7 月作为“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自此,一个国际一流的系统性、规模化、集成化、开放共享的转化医学公共技术平台正式落户上海。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的建成,必将有效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的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成果转化效率,促进疾病精准诊断、精准防治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药开发,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民的医疗和健康保障水平。强强联合让交大医学院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高远的目标,更强劲的动力,去破解国家亟待破解的命题,为上海交大践行社会责任写下了新的篇章。
今天的上海交大医学院,已成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支撑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医学院要以推进综合改革和制定“十三五”规划为抓手,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中国特色,切实增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使命感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水平大学提出的明确要求,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内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夯实提升冲击世界一流的综合实力。生命医学学科的发展关乎学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医学院作为学校冲击世界一流的排头兵,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努力把机遇转化为加速再出发的新优势。学校也将创造条件,全力支持医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医学院要结合学校的规划,做好医学院“十三五”的规划。未来五年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冲刺阶段,也是生命医学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规划已经凸显了领先地位,要把这一先发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要紧密围绕“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的使命不动摇,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并不断完善“医教协同”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最值得信赖的人类健康“保护神”。要紧密对接国际研究前沿和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围绕学科内涵建设,统筹布局与协同推进,争取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快速提升。
2.围绕人才强校主战略,进一步推进人才强院,汇聚起一流师资队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根本要靠人才,人才强校主战略是学校长期坚持、持续深化的核心发展举措。要本着引育并举、人尽其才的原则,结合医学院实际,进一步完善分类发展、多元评价体系,推进实施长聘教职体系建设,有效激发各类人才队伍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生态系统。要进一步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探索建立若干学术特区和人才特区,积极推进学校学术荣誉体系的全覆盖。通过多措并举,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领军人物、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一批优秀的研究型临床医生和专职临床研究队伍,为学校早日跻身世界一流提供动力支撑。
3.坚持协同发展、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部市共建”医学院的制度优势
医学院建设要充分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大本营”、始终致力于用好用足“部市共建”的制度优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融入上海的进步与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要紧紧依靠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理、工、生、农、文、管等学科与医学学科的交叉融合,要将协同的理念渗透到学院发展的各环节,实现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能力提升,要勇于创造新模式,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赢共进。附属医院是医学院重要组成且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办学资源和良好社会声誉的源泉,也是临床一级学科所在。要充分依托临床医疗资源,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整体优势和协同效应,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深化医教研内涵建设,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即将全面建设的转化医学平台,有效带动临床与科研的有机互动,以临床重大医学和健康问题为导向,夯实在这一世界医学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服务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参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建设,重点整合各附属医院的优势临床资源,大力开展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形成一批多中心、跨学科的专病诊治平台,打造多家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附属医院。
4.继续发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奋斗精神,汇聚起全体交大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动力
大学文化对外彰显学校精神与神韵、引领社会风尚,对内凝聚共识与力量、育人于无形。积极推进文化引领战略,弘扬“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交大精神,传承“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医学院精神,不断增强全体交大人的责任感、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全体交大人的价值认同、使命认同和情感认同,用交大精神和创新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与社会进步。深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交大特点、医学特质”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文化深度融合。以120周年校庆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医学院与校本部的师生交流、校友互动,进一步促进价值认同,用交大精神和创新文化汇聚起全体交大人的力量,为学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新民周刊》 2015年第49期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十周年特刊 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