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首诊,仅靠医联体不够 ——“分级诊疗制”如何真正实现(上)
编者按 2013年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2.4亿,各大医院纷纷迎来门诊“破万时代”。海量门诊,导致病人等候时间过长、问诊时间过短,医生更是忙得没空喝口水;相形之下,社区首诊制仍难彻底实现,从社区转诊至上级医院者,屈指可数。
破解大城市“大医院综合征”,分级诊疗制势在必行。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本市正酝酿分级诊疗制度的试点方案,期望今年有所改变。
何为分级诊疗制?权威专家给出答案: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诊治,各展所长,引导病人科学合理就诊。
早在30年前,我国曾因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受到世卫组织的赞许;而今,一张医保卡自由选择,舍近求远找大医院,成为许多居民的就医习惯。大医院人满为患,追根溯源,是小医院未能实现分流功效。由此可见,分级诊疗制中,基层实力堪称关键环节。如何让居民心甘情愿留在社区首诊?基层实力,又该怎样与分级诊疗对接?
医联体已在探索
相比高精尖、大而全的大医院,社区想要吸引病人首诊,便捷有效是王牌。静安区医联体的探索,在全市较为典型。
家住万航渡路的曹老先生,患有糖尿病多年,最严重时双手因病变会发黑。几年前,老先生被纳入“静安区糖尿病三二一综合防治项目”,这个项目源自“华山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模式,由大医院医生牵手社区全科医师,每周定期为居民提供疾病筛查、科普讲座,甚至转诊就医。曹老先生纳入防治项目后,两年内血糖控制稳定,再没到大医院报到过。他与家属交口称赞,“家门口能享受大医院的技术服务,何苦舍近求远去看病?”
近些年,申城基层医疗实力提升,医联体功不可没。迄今,全市除了华山—静安医联体外,还有多个医联体存在,如瑞金—卢湾医联体、市中医医院—闸北医联体等。在部分医联体内,居民可直接通过家庭医生直接转诊上级医院专家门诊。家住彭浦新村的周女士深有感触,她在社区查出患有子宫腺肌症,彭浦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认为,应转诊至大医院妇科专家处,征得病人同意后,医生预约了市中医医院中医妇科胡国华教授的号。这种“首诊在社区、转诊大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良性循环模式,恰恰诠释了分级诊疗制的理念。
社区常配不到好药
尽管医联体探索初见成效,但真正受益面却有限;基层实力增强、转诊通道渐宽,居民固有就诊习惯仍难以扭转。2014年,由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开展的“市民就医情况调查报告”显示:39.1%的受访者首诊选择三甲医院,即便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常规诊疗检查,仍有38.7%将三甲医院作为首选,这与所倡导的“首诊在社区”理念相差甚远。下转▲2版(上接第1版)社区首诊为啥困难重重?市卫生计生委基层处负责人坦言:社区基本药物目录共有688种,已覆盖绝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可许多病人的用药习惯与社区基药目录难对接,由此放弃首诊社区;也有病人反映:部分社区因医疗业务量萎缩,连基本的检查都做不了,病人选择在社区首诊恐怕耽搁病情。
市民邹先生因过敏性鼻炎久治不愈,前往眼耳鼻喉科医院,排队4小时,最终配了2盒滴鼻药水,"刚发病时去过社区医院,社区医生态度很好,可配来的药不见效,无奈还要挤大医院。"目前,申城各大医院为庞大的配药人群专设随访门诊、配药门诊、复查门诊,以此来实现院内分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务处处长孙湛说,常见病、慢性病如能留在社区,大医院门诊量将大幅下降。而更多病人绕开社区首诊、分诊,直接选择大医院首诊,缘于大医院预约、挂号并不太麻烦。前往瑞金医院看病的李小姐直言,家门口的社区医院连拍片都取消了,相形之下,现在手机预约大医院专家、挂号、分诊功能十分发达,便捷度反倒更高了。
赋予家庭医生更多权力
目前,本市共有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4000名家庭医生活跃在基层一线。历经十余年基层卫生建设,网络框架基本完善。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说,传统思维方式一直认为,社区人才不够导致实力难以进阶,医联体对这一现状有所改观;下阶段,本市将探索全新改革模式,激发社区人才主动服务的积极性,让社区服务标准更明晰、绩效考核等与服务相匹配,从而使首诊在社区理念更深入。
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萍医生建议,让家庭医生守门,还需赋予家庭医生更多权力。具体说来,基本药物应用方面,不妨缩短与二级医院用药的落差,提升社区吸引力;转诊方面,增加家庭医生拥有的上级专家号源,扩大社区首诊受益度。专家同时提出,在申城探索按医保人头支付费用给家庭医生,鼓励家庭医生责任包干,不失为创新尝试。这种类似于英国全科医师的做法,可将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健康紧密相连,从预防到筛查全程干预,首诊留在社区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