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天文系赵玉民研究组在《Physics Reports》再发长篇综述论文

13.11.2014  16:52

国际物理学权威综述期刊《Physics Reports》近期刊登了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赵玉民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长篇综述性论文“Nucleon pair approximation to the nuclear shell model”。该论文对原子核壳模型配对近似的历史、不同版本的理论框架、配对近似的可靠性、实际应用、特别是近30多年来配对近似理论的新发展做了全面系统的讨论和总结。 《Physics Reports》(2014年影响因子22.910)自1971年创刊以来至今共发表了以中国科研单位为第一单位的综述论文23篇。这也是赵玉民教授研究组应邀在《Physics Reports》发表的第二篇论文。

低能原子核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壳模型,然而,壳模型的组态空间实在太大,对于中重核而言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壳模型的直接应用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寻求壳模型的各种近似。在这些途径中配对近似属于传统方法之一,其基础在于原子核内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短程吸引,只有特别形式配对的组态在低激发态中重要,所以利用配对方式进行组态截断既方便又合理。然而角动量耦合带来的复杂性导致了传统配对理论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九十年代初,赵玉民教授的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南京大学陈金全教授提出了耦合费米子集团对易式的递推关系,并应用到配对理论中。赵玉民教授及其合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配对近似理论,把配对近似方法从偶偶核推广到奇质量和奇奇核,考虑同位旋自由度。近年来质子中子配对效应是低能原子核物理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他们建立的同位旋守恒的配对近似理论是研究该问题的直接方法。在这个方向的系列工作中,陈金全教授、日本的有马朗人教授(这篇论文的合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山路修平研究员、吉永尚孝教授,以及赵玉民教授的学生贾力源、雷杨、姜慧、傅冠健等做出了许多贡献。

论文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01573140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