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各大墓地迎祭扫最高峰 7.7%祭扫者选择"轨交+短驳"

05.04.2016  07:56

原标题: 7.7%祭扫者选择"轨交+短驳"

  东方网4月5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昨天是正清明,天气也一改前两日的阴雨,终于放晴,各大墓地迎来了祭扫最高峰,全市54家经营性公墓和骨灰堂共接待祭扫市民253.72万人次,选择“轨交+短驳”出行的祭扫市民占总数7.7%。

  受到天气因素以及祭扫习惯的影响,昨日各大墓园的客流较前几日出现了明显爆发。截至16时,高速路网总流量为79.37万辆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3.39%,较去年正清明增加一成。  错时祭扫成效逐步体现

  自2013年冬至起,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发起和倡导六大民俗节日错时祭扫联动周活动,已得到全市22家墓园单位的积极响应,错时祭扫效果日益显现。

  据上海市清明指挥部消息,昨日全市54家经营性公墓和骨灰堂共接待祭扫市民253.7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15.55%;祭扫车辆25.85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13.3%;落葬6357穴,较去年同期减少8.5%。3月26日至今,累计接待祭扫市民755.54万人次,同比减少11.4%;祭扫车辆83.56万辆,同比减少2.5%;落葬1.02万穴,同比减少3.3%。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的错时联动周期间,共分流落葬4200余穴,引导错时祭扫客流量13.5万人次。

  据福寿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祭扫客流总体与去年持平,但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错时祭扫效果明显,清明假期前一周来园客流比去年同期增多。二是,清明假期三天的前两天因为天气原因,客流减少,所以正清明当日出现了小爆发的情况。部分市民的观念仍觉得要在正清明扫墓,也增加了客流压力。

  昨日早晨5点,福寿园就迎来了第一波扫墓客。上午6点园区内已经是人头攒动。祭扫客流从7点开始大批来园,通往青浦福寿园的道路出现了明显拥堵。尤其是通往墓园的外青松公路,拥堵长达3公里。交警部门将外青松公路通往墓园的路段进行了间歇封闭,引导车辆绕行。市民自驾进入墓园加上停车的时间,至少需要1个小时。上午7点不到,福寿园4个停车场1400个车位已经停满。

  此外,滨海古园则表示,今年虽然扫墓客流有所下降,但是驾驶私家车来园祭扫的客流比去年增长三成,给墓园周边交通和停车增加了压力。

   短驳车需排队20分钟

  昨日上午7点多,记者乘坐2号线前往徐泾东站,这里是通往徐泾西园、卫家角息园、福泉山留园的短驳车站点。虽然地铁内人流不算很多,但基本都是手上拎着鲜花和祭品在徐泾东站下车的祭扫市民。

  一到站点,人流就如泉水般涌向出站的闸机口。每个闸机口外都放有清晰的指示牌指明各个墓园短驳车的出口,同时地铁站还配备了5-6名志愿者随时为祭扫市民指引短驳车出口。  市民李小姐告诉记者,轨交+短驳的出行祭扫方式是他们的首选。“前两年开私家车来,一路堵过来再一路堵回去,算算时间并不如地铁快,所以这两年都选择坐地铁换短驳车了。”  随后,记者随人流来到6号口通往徐泾西园的短驳车站。只见8点刚过,车站前已排起长龙,引导员不得不用铁栏杆分区以分流排队市民。

  据介绍,为了应对正清明的祭扫高峰,昨日前往徐泾西园的短驳车增至12辆,较前两日增加了3-4辆,同时首班车的发车时间也从7点半提前至6点半。现场疏通人员告诉记者,他们6点上岗时已陆续有市民前来候车,8点起开始出现人流高峰,短驳车几乎载满人就开,然而依旧有些供不应求。

  大约8点45分时,候车队伍达到最大值,需要排队15-20分钟才能坐上短驳车,绵延近百米的队伍让不少刚出地铁的市民吓了一跳。由于徐泾西园距离地铁站仅3公里左右,因此后来的市民不少选择了打车前往。

  据市清明指挥部统计,昨日松江、青浦等5个区的19家公墓在7条轨交相关站点投放祭扫短驳班车649辆,累计4933班次,接送祭扫市民24.59万人次。3月26日至今,共投放祭扫短驳班车2008辆,累计7664班次,接送祭扫市民58.18万人次,选择“轨交+短驳”出行的祭扫市民占总数7.7%。

   高速公路车流同比增一成

  昨天一大早,本市扫墓出行车流如约而至。记者在市路政局路网监测中心看到,6:30开始,延安高架东向西方向延西立交至G50沪渝高速徐泾入口,G50沪渝高速青浦城区出口至墓区方向的外青松公路,中环外圈共和立交至S5沪嘉入口,S5沪嘉嘉定方向马陆至嘉定城区,南北高架南向北方向中环至外环,G2京沪高速江苏方向真北路立交至华江路等路段已经开始拥堵。

  据路网监测中心介绍,昨天早上的扫墓出行高峰比以往提前了不少,截至上午9:30,通往主要墓区的射线高速公路流量始终较大,10时以后逐步缓解。

  昨天又是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将于昨晚24时结束,外出旅游的市民纷纷返程。下午13时,各高速公路又陆续迎来了返程高峰。G2京沪、G40沪陕、G50沪渝、G60沪昆等射线高速公路的入城段流量较大。由于崇明往市区方向的返程车辆较多,长江大桥至长江隧道,有超过十公里的路段车行缓慢,返程车流持续到晚上20时左右。

  据路政局路网监测中心统计,昨天0时至16时,高速路网总流量为79.37万辆次,较去年正清明增加10.07%。

   长三角铁路客发量创纪录

  尽管长三角地区持续多日阴雨天气,但铁路祭扫流、旅游流、探亲流和学生流交织叠加,一度创下了客流运输新高。数据显示,昨日全天,上海铁路局发送旅客逾200万人次,4月1日至4月4日期间,总计发送旅客逾800万人,增幅超过历年同期水平。

  据悉,4月1日至3日,上海铁路局旅客发送量达617.5万人,同比增长16%;日均旅客发送量超过205万人,客流成分主要以扫墓、旅游、探亲、学生客流主。其中,4月2日,上海铁路局发送旅客达235.3万人,创下了上海铁路局清明小长假单日运客历史新高,占全国铁路客发量的五分之一。

   周边游占比近7成

  “清明时节雨纷纷”也阻挡不了市民出游的热情。今年小长假,周边游继续唱主角,出游人数占比近7成。其中,踏青赏花类、亲子乐园类周边游产品最受欢迎,家庭出游是主要形式。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500多年前,孔子的弟子曾点便用寥寥数语勾画出了一幅春日郊游图。记者了解到,今年清明假期,市民出游热情持续高涨,出游人数同比去年增长超过30%,与最近五年出游热度平均增长率基本持平。

  据介绍,小长假期间,得益于城市居民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及假期高速免通行费等利好,市民自助游、自驾游需求也不断增加。据同程、驴妈妈、途牛等在线旅游网站的《清明出游报告》数据显示,城市周边游人群中,自助游占比超8成,家庭出游是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