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改革开放的“知识列车”,龚学庆从安徽走到上海,从英国走到美国直至学成归国 《青年报》整版:为祖国的科研事业服务和奋斗 做求真求实的科研工作者

15.01.2019  14:10

    1月15日,《青年报》以头版导读加A6、A7通版的形式,深度报道了改革开放同龄人、我校化学学院龚学庆教授,乘坐改革开放“知识列车”一路成长成才,先后留学英美并学成归来服务国家教育、科研事业的故事。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龚学庆出生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乘着改革开放的“知识列车”,他从安徽走到上海,从英国走到美国,求学路上修身律己,一朝海外归来服务国家科研事业。他曾是华理最年轻的教授,是学生口中的“暖男”,更是求真求实的科研工作者。

考进大学到成为教授仅用11年

    龚学庆,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从考进大学到成为教授究竟要花多少年?龚学庆的人生算式是:4+1+3+3,共计11年。

    2007年,龚学庆29岁,作为青年海归人才被引进华东理工大学。那一年,他是华东理工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主要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开展材料、表面科学以及催化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3年后,龚学庆开始陆续拿出更为亮眼的成绩单:2010年,和硕士生初丽娜与美国学者合作撰写的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同年,入选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与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再次发表于Science;2013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上海市“曙光学者”项目……

    “年轻有为”,2014年11月2日,校外专家在华东理工大学青年英才校长奖评审会上对龚学庆给出评价:“发表论文数量多、他引次数高,是国际化人才,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且成果显著。

    这样一位“有为教授”究竟是怎样炼成的?龚学庆说,其实人生经历也是颇为戏剧化。他本科考进上海交大;苦读4年却遭遇保研失利,在家“”了1年;由“贵人”黄德音教授推荐,赴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留学,以全额奖学金直接攻读博士,并在3年内顺利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又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做了3年博士后;博士后做完,经英国的导师胡培君推荐来到华理成为教授。

    这是一条先抑后扬的曲线,生活好像跟龚学庆开了个玩笑,先让他栽了个跟头,耽误了一年时间,而后又给了他机缘,让他驶入科学研究的高速路。事实上,在背后支撑龚学庆渐渐升华的人生境遇的,是他始终不变的乐观心态与勤勉好学。

    高三那年,交大来龚学庆就读的高中宣讲,听了应用化学系老师的介绍,龚学庆就定下了选读化学专业的方向。进了交大,他发现自己读的既不是优势学院,又不是热门专业,但他倒觉得“专业挺有趣的”。当时,他每日早出晚归去自习,周末也不休息,全身心投入学习,每周五晚上稍稍看看碟或者打打游戏就是他仅有的放松方式。

    万万没想到的是,刷高数习题占用的学习时间太多,另一门需要记忆的课程——《中国革命史》,挂科了。这是一门必修课,可以补考,但大四就不能直接保研了。这“对自己后续的发展影响挺大。经过一次挂科,我明白了,大学阶段的学习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轻松。身边的同学都是踏过千军万马,通过独木桥才来到这里,个个都是学习的高手,要想在水平相当的同学中名列前茅,按照我的资质,只能不断地努力学习。”龚学庆毫不避讳。

    保研落了个空,那时再准备考研已来不及了,即便如此,龚学庆也只是短暂低落了一下,紧接着就开始计划出国留学了。他回忆,自己毕业时正逢2000年前后的光景,正是第一轮互联网经济兴起时。当时交大毕业的学生,在上海就业市场上非常抢手,但他读研的决心,一直没有动摇。

英美两国留学后决定归国服务国家科研事业

    由于平日里的踏实与勤奋,本科论文的指导老师黄德音教授乐意推荐他去英国留学。“后来,我问黄老师,怎么知道我想出国?他说,我那时做毕业论文时,在实验室里早出晚归,他觉得我很勤奋,对我印象深刻,又看到我总是拿着一台收音机听英语,他就肯定我有出国的打算。

    去英国读书,龚学庆的科研方向是计算化学。简单来说,就是在电脑里面用程序去模拟材料间的反应过程,以及材料表面的吸附、迁移等化学过程。英国的硕士仅一年学制,时间很短,大家基本上本科毕业过去就直接读博士,比较节省时间。英国的博士时间也很短,只有三年时间。

    “在英国读书的状态,生活简单而有规律。每天早出晚归,在实验室里面泡着,晚上11点多回到住所休息,空闲的时候就去学校的健身房跑跑步。读博期间,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出去玩,为数不多的出去机会是参加学术会议,一次是伯明翰,一次是利物浦。北爱尔兰有个很著名的旅游景点叫‘巨人海岸’,读书期间,我一次都没去过,直到回国后再出去参加学术会议,我才第一次去。因为比较用功,我的博士课题用了两年出头的时间就做完了。在博士最后的大半年里,我基本是在申请美国的博士后。”龚学庆回忆起那段异国求学的经历时说道。

    其实,初到英国,他对自己所学的理论模拟还只是“摸不着头脑”的程度,但他坚持努力学习,恶补物理与数学等各种知识。读博期间,龚学庆共发表了6篇SCI文章,其中2篇分别刊登于国际知名刊物《美国化学会志》与《物理评论快报》上。“看到师兄做得很好,我也想要做好。”龚学庆的想法说来也简单。

    “我本科时就想过要去美国。”所以,龚学庆博士生涯结束后,他就申请去了美国读博士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他的研究方向仍是利用计算机模拟进行多相催化反应和催化剂研究,生活重心也依然是研究与学习。博士后期间,他又在《自然》杂志子刊《自然-材料》上发表了1篇有分量的文章。

    2007年6月,刚做完博士后的龚学庆在量子化学计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系统性学习与训练,在英国的导师胡培君推荐下启程回国,来到华东理工大学担任教授。当时,胡培君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客座教授,他表示,计算机模拟在催化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引进人才。而龚学庆的到来,可以填补华东理工大学理论催化人才方面的空白。

    “那时,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课题组,全球范围两只手也数得过来,我的归国,可以为祖国的科研事业服务和奋斗。”龚学庆这样给自己打气。与此同时,华东理工也给了这位青年优渥的待遇和发展空间,一进学校就评上了教授职称,并顺利办理落户等一系列事宜。仅仅一年,龚学庆就评上了博导。龚学庆心怀感激地说,这让年轻教师少了许多后顾之忧,从而腾出更多的精力全身心投入科研攻关。

    就这样,在这种压力小、待遇好的环境下,龚教授与他人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科学》上发表了两篇论文;此外还发表了30余篇SCI论文。他所从事的多相催化材料研究,在汽车尾气净化、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据介绍,汽车尾气治理方面的催化研究是华东理工大学的传统强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一大特色是将我国富余的稀土材料应用于催化过程。龚学庆来校后,对其中的催化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揭示了稀土元素特有的高度局域的f轨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作用本质,首次提出了其作为“化学反应杠杆”的理论模型。

    通过多年持续、深入的研究,龚学庆正在一步步揭开汽车尾气净化这一“黑盒子”里的秘密,为设计、制备高性能稀土催化材料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依据,并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积累了进一步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在同事和学生眼里,坚持投入地做一件事,直到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的,具有普适性的理论体系,这既是龚学庆的目标,也是他全身心投入科研的写照。

新世纪留学环境极大提升  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能有机会出国读书,增强国际视野。通过与前辈的交流,龚学庆也感受到留学的内外部环境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无论选择留在国外,还是归国发展,都开始更尊崇于“初心”,选择变得更加纯粹,人才回流趋势也变得明显。

    龚学庆的这一直观感受得到了教育部去年公布的一组数据的印证。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梳理从1978年到2017年底我国出国留学相关数据,留学回国人数稳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其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有共计313.20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生人数的83.73%。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留学回国人数的不断攀升,已有231.36万人学成归国,占改革开放以来回国总人数的73.87%。

    “我是坚决要回国的。”龚学庆说,在国外读书的这几年,生活质量上和国内没有本质区别,并没有感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特别是2000年以后,国内的物质文化水平都迅速繁荣和提升,机遇也越来越多。

    龚学庆深切感受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继续加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和上世纪80年代刚走出国门的那一批留学生不同,大家在国外的读书生活相较国内差距已经不大了。

    “关于这一点,胡培君老师也曾给我们讲述过他在上世纪80年代出去留学的经历。”龚学庆说,1987年,胡老师刚到英国剑桥读书的时候,英国有一家百货公司叫做ARGOS,这家商场不设展柜,只将所有商品印在一本2000多页的册子里,供客人挑选。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胡老师感到十分震撼。要知道,他们刚刚经历过计划经济,突然看到西方市场经济的这么多商品,对比和冲击十分强烈。

    与此同时,龚学庆也有一个亲戚,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到澳大利亚访学,当时他帮当地人修剪院子里的草坪,修剪一次草坪的工钱抵得上他在国内一个月的工资,可见差距非常大。“我们这代人出去的时候,已经没有这种强烈对比了,特别是从美国读完博士后,已经是2007年了,国内的发展早就更上了一个台阶。”在龚学庆眼里,如今,我们便利的网上购物、快捷的物流、四通八达的高铁、高端大气的人工智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乃至国外优秀的人才来中国发展。

    “出国留学变得更加稀松平常,甚至很多国内大学生如今在读本科时就有机会出国交换,见多识广后,大家会更明白自己出国留学的初心,而不是将之简单作为一种改善生活条件必然的‘跳板’,从而根据学术志趣和发展平台做出更遵从内心的选择。”龚学庆说道。

学生不是特种兵  要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

    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龚学庆在华东理工大学从事材料化学研究数年并取得成绩,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孜孜不倦。龚学庆进入学校至今,已经带出了20多位硕士生和10多位博士生。

    每个导师都有自己教育学生的风格,在龚学庆看来,现在的年轻人应该靠自觉学习而不是依赖外界,因此,自己不太愿意给学生设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我不希望在老师的高压下,把每个学生变成特种兵,学生的发展应该是自由的,应该是从懵懂发展到自我提升的过程。

    有一个博士生在毕业感言中写道,“初来到龚老师的课题组,还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有时候会害羞,也会迷失方向,但经过几年的博士学习,通过发文章、做报告、和国内外同行交流,渐渐做出一些让自己满意的成果来。”看到学生从博士生训练中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满足感、成就感和提升感,龚学庆说,这正是自己希望看到学生努力奋斗的真正动因。

    龚学庆说,科学研究是一个既枯燥又充满乐趣的工作,摸索的艰辛、被拒稿的沮丧、成果产生的喜悦、获得认可的自豪,都是科研的一部分。要想做好科研工作,持之以恒和广泛交流必不可少。只有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才能“摸到”其中的脉络和精髓,同时,深耕过程的积累也是灵感迸发的基础、创新的源泉。

    对于学生的培养,龚学庆坚持既要教给学生科学研究的规范、方法和基础知识,也要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科研品位、科研理念和科研追求,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发现自己的不足,正视差距,弥补短板,实现自我提升。

    “我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从年少求学到走上工作岗位,成为高等教育战线的一分子,投身立德树人事业,回想40年来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一路走来,既感受到了国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经济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也在海外留学和国际学术交流等经历中,深刻体会到了国家通过改革开放极大推动了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龚学庆特别提及了2018年12月18日上午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大会表彰了一大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都是全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创造的,他们永远是自己在工作生活学习上的榜样。

    “改革开放必然坚定地深入推进,我自己也将继续投身到这一伟大事业中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学术创新上瞄准国际前沿并力争突破。同时,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努力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培育人才。”龚学庆期许道。

    ▶▶数读留学

    教育部官方公众号“微言教育”在2018年曾发布数据称,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同年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较上一年增长11.19%,达到48.09万人,其中获得硕博研究生学历及博士后出站人员达到22.74万,同比增长14.90%。2017年度,我国留学生出国学习、回国服务规模双增长,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契合度不断提升,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统计显示,出国留学规模的持续增长,使中国生源领跑世界。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目前有145.41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以2017年为例,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目的地仍相对集中,多数前往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求学,“一带一路”国家成为新的增长点。当年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人数为6.61万人,比上年增长15.7%,超过整体出国留学人员增速。其中国家公派3679人,涉及3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原文链接: http://app.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9-01/15/content_7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