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的“第四帝国”只是一个传说

02.04.2015  15:40

  4月1日是德国威廉王朝首相俾斯麦诞辰200周年的纪念日。通过对丹麦、奥匈帝国和法国的三场战争,俾斯麦以铁血手段建立起德意志帝国,虽然地理面积比神圣罗马帝国缩水许多,但却是现代意义上的德国第一次以一个政治概念出现在欧洲大陆的版图上。

  这是一个让俄、法、英等邻国望而生畏的巨兽,不仅仅因为其版图之大,更在于它对严谨秩序和完美主义近乎病态的追求,让散漫的拉丁民族和周边弱势小国感到浑身不自在。半个世纪之后,希特勒的“第三帝国”证明了这种可怕。

  历史又过了70年。在欧元区金融危机持续笼罩下,德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和出口导向经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神话,并俨然成为欧债危机国家救助计划的唯一主导者。作为希腊、西班牙等负债国家最大的金主,默克尔坚定捍卫欧元的稳定,大力整饬欧债危机国家的经济治理,严格监管赤字国的财政紧缩计划。借欧元贬值的利好,德国经济成为欧元区金融危机最大的受益者,其在欧元区经济圈内的GDP占比,从2009年危机爆发时的26.5%,上升到如今的29%。

  德国再度成为主导欧洲的一只“怪兽”。在雅典街头,默克尔的头像被贴上一撮希特勒式的小胡子。在西班牙人抗议财政紧缩计划的示威标语中,贴有纳粹标志的德国坦克再度开往南欧。默克尔大妈的德国,是否将成为自神圣罗马帝国、俾斯麦和希特勒之后的德意志“第四帝国”?

   经济领域的扩张主义政策

  伴随着德国在欧元区经济的主导地位和默克尔在欧盟政治中的话语强势,欧洲人对于德国的印象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希腊、西班牙和法国。一些政界人士和学者认为,德国利用它的经济强势试图主宰南欧,将德国人的原则强加于欧债危机国家,而德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从欧元区金融危机获取的收益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在他们看来,德国连同欧元区的几个北欧小国,已经成为“自我中心主义的经济占领国”。

  《意大利日报》知名记者费尔茨2014年曾写过一本颇具争议的书,名叫《第四帝国:德国如何征服欧洲》。他认为,欧元是德国在欧洲获取强势地位的主要工具,就如同二战时期的德军坦克一样,德国凭借他们掌控下的欧元利器,在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南欧攻城略地;设在卡尔斯鲁厄的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则扮演着“纳粹国防军”的角色;而默克尔俨然就是当代的“马基雅维利”,正在一步步将希特勒当年未能完成的计划变成现实。

  法国前经济部长蒙特伯格2011年也曾表示,“俾斯麦统一了德国各个诸侯国,目的是为了统治整个欧洲,尤其是法国。历史居然如此惊人的相似,默克尔试图以同样的方式,将德国保守主义的经济和金融秩序强加给欧洲其他国家,以解决其国内问题,”德国正在回归它在俾斯麦和希特勒时期的扩张主义政策,只不过,这一次集中体现在经济领域。

  作为德国的历史宿敌,法国的“恐德症”正在政界进一步蔓延。无论是极右翼的国民阵线,还是执政的奥朗德左翼社会党,都在利用民众对“德国制造”的恐慌,转移舆论对其国内经济困局的不满。艾曼纽·托德是法国著名的左翼学者,以研究人口结构与精神取向著称,他警告称,德国“正在一步步追求政治强势,进行潜在的扩张”。欧洲已经被一个在理性和自大之间摇摆不定的德国所主导。两德统一之后,德国将前苏联影响下的大批东欧国家揽入麾下,以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

   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受益人

  对欧盟及亚洲地区的出口,是支撑德国经济在风雨飘摇的欧元区经济危机中屹立不倒的主要动力。2014年,德国的贸易盈余占其经济总产值的7%,大部分以资本输出的方式重新流向国外。也就是说,德国银行给外国政府和企业借贷,让他们购买德国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德国经济是欧元主权债务危机的潜在受益人。

  从2000年以来,德国的贸易顺差几乎翻了四倍,达2170亿欧元,其中对法国的贸易盈余2014年就超过300亿欧元。美国财政部曾表示,在欧元区金融危机期间,德国一直保持巨额的经常账户盈余,阻碍了其他欧元区国家的再平衡努力,并导致欧元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出现通缩倾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表达过类似的担忧。

  但德国人对此并不买账。德国经济学家亨里克·恩德认为,德国之所以形成庞大规模的贸易顺差,是因为德国经济在使用欧元之后别无选择,只能靠提高德国制造的竞争力取胜。而欧元区经济本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导致德国贸易顺差逐年扩大。此外,恩德认为,欧洲央行从1999年开始启用欧元之后,欧元区的主要利率一直维持在3%-4%之间。对南欧国家而言,这一基准利率过低,导致工资水平和物价迅速攀升。而对德国来说,这一利率过高,德国企业必须控制工资水平上升,以维持德国产品的竞争力。当然,这一人为干预工资上涨的做法在南欧国家也引起不少争议,称之为“工资倾销”。

  德国经济的强势给了默克尔政府以强烈的自信(或者说狂妄)在欧洲推行德国主义的经济治理。在欧债危机爆发初期,默克尔提出所谓“标杆管理”的危机解决方案,将经济和社会领域的考核指标拆分为几类,以欧盟国家中做得最好的国家作为衡量标准,当然,主要是德国标准,从而以这种方式将欧洲纳入德国的价值体系。

  在如何应对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的金融危机问题上,欧盟提出两种方案,南欧国家希望通过增加支出刺激经济增长,而德国和北欧国家则倾向于危机国家削减公共开支,实施结构性改革。

  默克尔以“马基雅维利式”的政治强势,迫使欧债危机国家勒紧裤带,接受债务上限,并以“财政契约”的方式将德国经济治理概念在欧元区推而广之。默克尔大妈的强悍,甚至可以从布鲁塞尔的欧盟峰会略见一斑。据《明镜周刊》称,欧盟领导人峰会期间,当其他成员国领导人讲完话,大家都要看看默克尔的脸部表情,以揣摩德国的反应,并因此给默克尔一个外号:“说不的女士”。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原本期望靠引入欧元,打破德国马克的强势地位,却未曾想,一个单一货币体系下的德国最终却靠欧元打开了“德国力量的潘多拉盒子”,赢得了对整个欧元区的经济胜利。从欧债危机爆发后,仅仅用了五年不到的时间,默克尔完成了“铁血宰相”俾斯麦200年前不可想象的一幕——在经济上成为主导欧洲的唯一力量。

   没野心打造一个与德国“同质化”的欧洲

  但是,默克尔的“第四帝国”,其“疆土”也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和布鲁塞尔。默克尔从来没有俾斯麦或希特勒的野心,要打造一个与德国“同质化”的欧洲,她对德国融入欧盟大家庭的兴趣甚至还不如她的前任科尔。

  就像《明镜周刊》所说,默克尔的目光从来没有离开德国本身,她深知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舞台上产生影响力,必须有两大因素:庞大的人口和强大的经济,而德国仅有经济一条腿走路,缺乏像中国和美国那样的人口红利支撑。因此,德国离不开欧洲这个人口巨大的市场,而且必须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强大的欧洲市场,才能为“德国制造”提供支撑。默克尔政府所有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都是基于这一点,从这个角度上说,称她为“自我中心主义的经济占领者”,也不为过。

  受制于欧盟成员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德国经济的强势并不一定能够持续,这种不稳定性就像俾斯麦一手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在政治上的不稳定一样。而二战纳粹的历史包袱,也让70年后的德国在政治上刻意保持低调,在外交上选择不作为。因此,所谓默克尔的“第四帝国”,不过是一些被紧缩的裤腰带勒得喘不过气来的南欧国家一种“高级黑”的手段,看似纯朴的默克尔大妈,可能连“德意志帝国3.5”的梦都没做过。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