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不再 沪剧之困如何破题

08.03.2015  16:45

  沪剧节是火爆的,但在经历了上世纪30、40年代和60、70年代的黄金时代之后,沪剧却无法回避当下面临的诸多困境。沪语语言环境的缺失、观众群的萎缩、优秀原创剧本的难求……采访中,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了这样一句狠话:“我们没有太多的传统和程式,没有太多压箱底的老本子。沪剧没有变化,就意味着死亡。

   困境1 时尚基因弱化,原创能力欠缺

  谈到当下沪剧之困,茅善玉首先想到的是“文化创新程度不够”,虽然沪剧在诞生初期的特点之一是“时尚”,但这一基因在当下显然已经弱化。

  “沪剧200年的历史中有几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比如上世纪20、30年代的申曲时代,虽然还没有最终演变成‘沪剧’,但作为剧种已经非常红火。沪剧当时走了跟其它地方剧种不同的路,一条适合在上海兴起和发展的路。沪剧没有锣鼓,不是农村式的高台文化,而是和上海这座城市相匹配的都市文化。前辈的沪剧人是非常开放的,当时上海滩有各种外来文化,比如5天5夜都买不到票的好莱坞电影,于是前辈们开始编沪剧版,包括改编莎士比亚,上海滩的观众对这类新鲜时尚的题材也比较接受。现在回过头看,沪剧是非常‘先锋’的,最早的沪剧《叛逆女性》、《少奶奶的扇子》,都是从西洋话剧改编而来的。沪剧人的脑子也比较活络,改编时会考虑到本土文化的适应性。

  当时有一部非常火爆的沪剧叫《铁汉娇娃》,知名编剧、评论家余雍和告诉记者,该剧实际上就是改编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个改编曹禺《雷雨》的地方剧种,也是沪剧”。

  除了改编其它艺术形式,当时的沪剧还有说新闻唱新闻的特点,上海滩的轰动新闻,一个礼拜内就能在沪剧舞台上看到。“比如《黄慧如和陆根荣》,大家闺秀和家里的长工恋爱私奔,惊动巡捕房,女方父母打官司,那是真实的故事,马上就变成沪剧。”此外,因为姜文拍了《一步之遥》,阎瑞生案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其实这个故事早在当年就被搬上沪剧舞台。茅善玉告诉记者:“对比以往沪剧创造性强的特点,现在的沪剧却趋向大同。题材和形式,包括各个剧团的风格,都不像以前那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