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城道步行街:用开放理念打造中外居民的融合花园

17.12.2018  16:00
黄金城道步行街所在的古北新区,是上海第一个大型高标准国际社区 - 新浪上海
上世纪90年代古北新区牌楼(供图:虹桥街道办事处) - 新浪上海
来源: n.sinaimg.cn

  原标题:黄金城道步行街:用开放理念打造中外居民的融合“花园

  日出到夜幕,黄金城道步行街的面貌是流动的。整个街区填满了各色各异的面孔:穿西装的日本职员、开饮食店的韩国青年、推着婴儿车的金发主妇、吹着口哨的小孩、打太极的老人。不同国籍和年龄的人在此相逢,这里的自然景观也更乐意展现活泼的变化:假如站在高地探望,你会看见流线型种植的香樟、银杏和多种叶色灌木紧密咬合着细细的河道,这意味着人们将在一年四季里看见植被色彩的律动:绿的香樟、红的枫、甜橄榄树的黄色小花、黄金一样的银杏……

黄金城道步行街所在的古北新区,是上海第一个大型高标准国际社区

  作为上海最早的涉外社区之一,古北新区以充满人文性和开放性的设计,提供了上海现代生活的典范。而以商业街和住宅底商为主要模式的黄金城道步行街,串联起周边社区,成为一个乐园、一个港湾。早已习惯了城市喧嚣和节奏的人,会在踏上黄金城道步行街的清晨和夜晚,重新找到一种日常的回归。

  20年前这里是上海的“地球村”,中外居民不问来处,都能在这找到“”的感觉

  上灯时分,向东穿过古北路,看见的便是黄金城道步行街。透过初冬澄澈的空气,它展开一片或高或低的金黄:灯火映着一株株银杏,有些地方植被茂盛,一团团的暖黄遮蔽了天空,偶尔一些黄叶飘进了高层住宅的拱门深处。如果是周末的夜晚,风会带来低音提琴和小号的旋律,它们来自沿街开放的异国餐厅,拱门里有人探头走出来,夜生活吸引着他们。

  黄金城道的故事要从古北新区大开发说起。上世纪80年代,古北一带还是一片蛙声飘荡的田野。198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利用虹桥机场的有利条件,在长宁区范围内辟建以对外活动为主要特征的虹桥开发区。这是上海的第一个开发区,也是全国沿海14个开放城市中最早创建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作为虹桥开发区配套生活设施,1984年,上海第一个大型高标准国际居住区古北新区开始规划。西起虹许路,东至姚虹东路,北起延安西路(高架)与虹桥路,南至古羊路,1.36平方公里的规划用地圈定,建得却很慢。那时,上海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搞外销房,人们秉持“慢工出细活”的理念,宁可慢点,也不能出错。

上世纪90年代古北新区牌楼(供图:虹桥街道办事处)

  马路窨井盖上的印记留下了历史,1995年———古北新区一期竣工。新小区对于那些经常往返于中外两地做生意、居留的外籍人士来说诱惑十足,高层公寓有着典型的欧陆式风格,那些古典立柱和拱门,带喷水池的半圆形广场,是当年上海人对美与优雅的追求。更不用说那些贴心的西洋名字:鹿特丹花园、罗马花园、雅典花园、维也纳广场……至1995年底,古北新区建成多层高级公寓15幢,高层高级公寓21幢,花园住宅88幢,古北建筑群也成为“90年代上海市十大新景观”之一。

  1996年,土耳其青年诺扬·罗拿走进了古北新区。作为土耳其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诺扬于1980年代来到中国,在北京和武汉求学后,最终来到上海。1996年的上海,一切都含苞待放,诺扬受命筹建土耳其驻沪总领事馆并担任首任总领事。而他居住的古北新区,在那一年组建了中国第一家涉外居委会——荣华居委会,里头只有三个人。

  那一年,小区里的上海人努力抛开生涩,学习和外国人打交道。他们想方设法敲开外籍居民家的门,除了为他们提供更接地气的社区服务,也动员他们参与社区治理。居委会的电话提示音换成了中日英三国语言,小布告栏里找得到小语种,社区旁的商店里永远有新鲜的进口商品。

  外国人中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通”“老娘舅”。也许是上海人开放温暖的姿态,让初来乍到的外国居民有了家的感觉,一片空白的国际社区,渐渐地成了包揽各种肤色面孔的“地球村”。诺扬再也不像刚来上海那样,总想念北京和武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