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以高质量党课提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效

22.06.2016  15:35

       自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上海大学积极创新党课形式,采取“书记讲党课”、“今天党课我来讲”、“送讲党课”等形式,实现带动学习、带动提升、带动落实,确保领导干部上党课全覆盖、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全覆盖,力求以高质量党课提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效。

      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讲党课。

       以校党委书记讲党课启动开局。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5月17日下午在宝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上海大学党委书记罗宏杰同志带头讲党课,为学校两委委员、处级党员干部、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离退休党员等350多人上了一堂主题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专题党课,主要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认识体会、把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要求和扎实推进上海大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并结合具体案例,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热点亮点地诠释,加深了全体党员干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理解。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轮流上党课。学校领导班子分别给学校党校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新上岗处级干部培训班等学员上党课,从忠诚教育到党性教育,从信念教育到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如6月2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夏小和为我校第十三期处级干部岗位培训班学员上了一堂题为“学习党规党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专题党课,并开展集体廉政谈话。

        二级单位党委书记带头上党课。全校35家二级学院党委书记以中心组学习、党委会扩大会议、党员大会等形式给师生党员上党课。如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周路海在党课中讲到:“怀揣着‘材料梦’,每一名党员要能在学校、学院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扬‘钉子’精神,做好表率;要平时看得出,工作时站得出,紧要关头豁得出。”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郭纯生党课中提到:“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学院上下要凝神聚力、 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始终围绕‘追求卓越’的学院文化建设目标,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不仅‘做合格党员’,更要 ‘做追求卓越的党员’,促进学院更进一步的发展。

        开展微型党课,让党员学有所得

        学校充分发挥“微型党课”让普通党员走上讲台、党员人人参与党课教育的作用,鼓励每一位党员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形成“分层、分类、分众”,以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微型党课宣讲体系。如校组织统战党校党支部与纪委监察处党支部开展联合组织生活,监察处副处长温诚锋同志结合自学感受和有关专家的解读,围绕新修订《准则》和《条例》内容作了微型党课;宣传部部长李坚同志为支部全体党员上了一堂题为《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的微型党课;组织部副部长张洁同志为教工党支部书记上“两学一做”微型党课;全国大学生“两学一做”示范班学员举办“分享学习、促进成长”微型党课等等。每个人讲党课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自己结合实际选择题目、收集资料、编写教案、上台授课,讲授内容以党的知识、业务知识、身边人物故事等为主。全校党支部通过开展“今天党课我来讲”活动,让党课从单向灌输到平等互动,增强党员教育的灵活性;从听讲到主讲,增强党员的自主学习意识,营造全体党员浓厚的学习氛围。

        开展“送讲党课”活动,强化学习效果

        学校组织党校教师、讲师团成员、先进模范到基层一线党支部送讲党课,注重运用身边事例、现身说法,强化互动交流、答疑释惑,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开展“领悟信仰的力量,争做思想先锋”活动,成立“两学一做”宣讲团,以学生党员的角度创新讲党课,旨在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和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用政治视角看问题的能力;校特邀党建组织员发挥自身政治素养强、党务知识扎实等优势,组建一支宣讲队伍,为各学院师生党员讲“两学一做”专题党课,如特邀党建组织员安山老师为外语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做了“将党规党纪刻印于心,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党员”主题党课;学校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孙晋良院士为全校200多名师生党员作了“劳模精神 飞天情怀”主题报告,并播放了“师爱无声 师德永铸”——身边的好教师孙晋良院士微电影《明灯》。

        创新载体“网络”党课,增强党建活力

        学校教工、学生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掌上课堂”,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通过微博、微信等“”载体,定期向支部成员推送学习资料、党课讲义等,组织支部成员进行线上学习讨论。如数码学院研究生党总支构建“党建E课堂”平台,开设掌上答题增见识”、“微信阅读知新闻”、“微博评论表见解”等模块,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的联动切实践行“两学一做”,以“知行合一服务大众”为标准,把提高理论素养、知识素养同提高学术水平结合起来,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