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考将作为高职院校招生渠道 职校不再是落榜生回收站

22.09.2014  10:14

  中职生今后升入高职、本科甚至研究生的道路将更为畅通。新出台的上海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方案中,提出将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录取制度,职业教育正迎来“大利好”。

  教育专家分析认为,这一和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相对分开的制度,带来的影响将是系统性的,还将倒逼部分一般高中学校调整的自己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考试:技能型、学术型高考将分开

  上海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录取制度。健全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对分开、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专科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

  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分类考试主要是针对开展职业教育的高校,采取和普通高校不同的考试招生方式,目的是为希望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更为畅通的成长途径。

  “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模式也不一样,学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水平各有侧重,一张考卷当然满足不了两种教育类型的选拔要求。”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主任黄琦告诉记者,在高职院校的招生方面,上海早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试点分类考试。从2012年起,上海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就开始采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比如“三校生”如果参加特定层次的技能比赛获奖,可以免笔试等。“这样,学生就不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要依靠平时的努力和成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职院校校长则告诉记者,在现有高考模式下,高职院校很难招到适合自己培养目标的学生,往往只能在落榜生中挑选,成为落榜生的“回收站”。“因此,对高职院校的招生来说,分类考试将是一大利好。

   招生:春考或成高职招生主渠道

  按照上海公布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今后将进一步增强专科高职院校分类招生的吸引力。鼓励专科高职院校将特色专业招生和主要招生计划安排在统一高考之前,作为专科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并在本市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中,率先探索学生多次选择、被多所专科高职院校录取的方式。

  对此,黄琦认为,将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主要专业自主招生放在秋季高考之前进行,考生是主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就不会产生因为高考落榜才选择职业教育的挫败感。

  除了自主招生安排在秋考之前外,高职院校的录取标准也将和普通高校有所不同。首先,从2017年起,在本市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中,高中生要参加报考学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专科高职院校将依据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

  其次,从2018年起,应用本科专业招收“三校生”时,将依据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及统一考试成绩进行录取。为符合职业教育特色,其中职业技能将会占更大比重。

  第三,同样从2018年起,专科高职院校在招收“三校生”时,将依据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行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