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马德秀: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

03.02.2016  23:14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截至2015年5月,高校总数2845所,居世界第一;其中普通高校2553所,分为1219所本科和1334所专科院校。在校生总规模3559万,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78年恢复高考时的1.55%达到今天的39%,高考录取率突破75%。短短几十年,我国跨越式完成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实现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总体水平处于世界中上行列。到2020年,在不增加学生规模的情况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自然达到45%。 

  “中国速度”成就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从大众化迈入普及化过程中,“上大学难”的矛盾逐渐缓解,但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却仍较为突出。促进高等教育办出特色水平刻不容缓。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没有水平,又何谈质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提高教育质量”,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吹响了新号角,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高等教育宏观上看是质量问题,实质反映出结构失衡。 

  一是西弱东强的区域结构问题。西部12个省区市面积占全国半壁江山,但高校数量不足全国的1/4,能够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际需求的高水平大学更少。13个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中,西部占8个;“985工程”高校39所,西部仅6所。西部高校获得中央财政投入相对少,自身“造血”又不足,办学能力落后。多年来,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西部高等教育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西部教育总体水平比东部弱,成为高等教育整体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掣肘。此外,中西部高等教育布局与人口比例不协调,各省高校数量与人口总数不相称。即便是高校数量多的省份,还面临“穷省办大教育”的财政性问题和高校过度聚集在省会城市的布局性问题。中西部与东部发展的不平衡还导致人才流失,中西部高校人才汇聚能力不强。 

  二是千校一面的类型结构问题。急功近利“专升本”;追求“学院”更名“大学”;急于扩大在校生数,盲目争取硕博点;走传统的发展老路,建新校区、大兴土木??在某些院校,这些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究其原因,是对高校分类不清,盲从于指标堆砌的所谓“一流”。评价标准和资源配置看重的是数量规模、“985”和“211”、一本二本、重点学科等显性指标,没有与质量、贡献挂钩。另外,由专科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不少还缺乏改革思路,水平有待提升。 

  三是不接地气的专业结构问题。学科是办出特色的关键,高校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特色。“十三五”期间,国家转型发展的新需求凸现,网络强国、大数据战略、农业现代化、中国制造2025、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文化创意等事业,渴求人才;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战略,亟需学科支撑。高校发展须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突出自身学科的比较优势,凝练办学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谋求可持续发展。特色关键是要落实在需求和贡献上。但目前,高校知识结构相对稳定,缺乏转型的紧迫感。有的地方高校专业设置过于雷同,导致人才“产能过剩”。一些地方高校科研资源小、散、低,与区域发展结合不紧,产学研合作不强,成果转化率低,难以发挥特色。 

  四是脱离实际的人才结构问题。大学生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人才培养是高校第一要务,人才培养质量最能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和水平。合理的人才金字塔应由少量拔尖基础性人才和大批应用型人才组成。合格的大学生应具备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些素质的形成必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学校人才培养总体方案没有系统性、本质性改革,创新教育缺少思路,实践育人缺乏条件,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缓慢。这直接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人才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逐渐显露。 

  人力资源关系着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关系着能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必须创新思维、突破瓶颈,政府要到位、社会要支持、高校要有为。 

  针对区域结构,对中西部高校精准发力。一是“十三五”期间,进一步落实《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加大中西部“一省一校”工程倾斜力度,深化办学自主权改革,卸下“穷省办学水平低”的包袱。二是明确差异性区域布局,指导高校准确把握国家战略、区位优势,办出特色。三是抑制人才流失,重点做好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工作,比如下决心把“长江学者”等人才计划集中用于支持中西部高校。四是把办出特色、提高水平作为西部对口支援的关键,切实落在实处。 

  针对办学类型结构,加强分类评价、分类指导,改革资源配置方式,鼓励特色发展。高校发展绝不能唯指标论,必须打破无处不在的“数字崇拜”,改革功利的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区分“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不同类型,赋予不同定位的高校同等地位。改变过于量化、指标繁杂的评估体系,避免过于频繁的评估,适当延长评估周期。突出特色水平,重绩效、重贡献,充分考虑各类学校甚至每位教师在学科领域的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为,并依托第三方评估形成多元评价。改变政府完全按学生规模拨款的资源配置方式,既要足额拨付并逐步提高生均经费,更要依据特色水平、贡献绩效配置资源。让高校都能各安其位,静下心来,在各自类型中办出特色、追求一流。 

  针对学科专业结构,加强高校与产业、行业、企业深度结合。要研究国家、区域产业发展,预测人才需求。对国家急需,特别是新兴产业和国计民生相关专业,实施导向性政策、倾斜性投入,倒逼高校转型,释放活力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行业企业要主动参与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在于聚集大量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在知识创新、应用研究方面有专长。但也有劣势,比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研究偏重理论性,对市场需求关注不足,同时物质和事业的激励对他们也至关重要。只有当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三者协同,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才能畅通地传递到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才可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的内在价值将在市场中得以体现,创新真正成为发展的驱动力。 

  针对人才知识结构,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顶层加大教育教学改革支持力度,形成系统方案。推动制定国家层面大学生实习法律法规,明确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接受国家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的非国有企业和社会组织接受学生实习的义务,保障大学生实习权利;完善大学生实习补贴政策,加大税收优惠,探索专门险种,消除企业顾虑。在产学研合作和实习实践机制上求创新,形成全社会育人的制度突破和文化氛围,共同培育经得起社会考核的人才。深化人才培养、人事、科研、院系管理综合改革,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真正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下功夫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学水平、创新能力等,关心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塑造和职业能力培养,让教师真正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引导者,让学生从知识接收者变为自主学习者。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2期 

  原文: 马德秀: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