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行榜发布 复旦居中国大陆第三 我校举办亚太地区科研管理论坛

15.06.2015  15:36

6月11-12日,复旦大学和爱思唯尔集团、《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共同举办的亚太地区科研管理论坛在上海举行。该论坛旨在搭建有关科研管理与评估领域热点、趋势、解决方案讨论的平台,促进各地区、各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今年是该论坛首次在中国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建设世界领先的研究型大学”。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副校长Jiro Kokuryo、香港中文大学教务长Benjamin W. Wah,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主编Phil Baty、爱思唯尔科研解决方案全球总裁Olivier Dumon,以及来自瑞典国际研究和高等教育合作基金会、英国文化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发表了主旨演讲,就大学与城市的关系、大学的全球国际关系、学术研究的国际化、亚太地区的学术网络等议题进行了探讨。参加论坛的还有来自亚太区各国家高校、研究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的科研管理人员百余人。

会上,《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主编Phil Baty宣布了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行榜。东京大学居于榜首,4所中国大陆高校进入亚洲大学30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位居中国大陆高校前三位,分别位居亚洲大学第4位、第5位和第24位。

复旦大学近年来越来越关注学校的国际学术发表状况,加强了与爱思唯尔等公司的合作,运用数据库和分析工具,把脉学科发展趋势,评估科研成果质量。根据爱思唯尔分析工具spotlight分析显示,复旦大学近年来的优势学科集群数量显著增加,学科交叉程度明显提升。同时,分析显示,复旦大学近年来科技论文质量有显著提升。复旦大学2009-2013年在scopus收录期刊中前10%高被引文献量是2004-2008年的1.78倍,占复旦大学在scopus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献总量的18.44%。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国高校发展势头迅猛,超越了东京大学等亚洲顶尖高校,大大提升了学术国际影响力。

在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同时,近年来,复旦大学主动聚焦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需求,在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高分子及其先进复合材料、遗传与发育、脑科学研究、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国家网络传播研究、金砖国家合作与全球治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等研究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根据国家战略部署,上海正在积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复旦大学积极布局,在源头创新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研发核心前沿技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三个层面布局推进,促进学校科技创新工作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核心,推进质子重离子肿瘤精准医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及基于EBIT的超精密离子阱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平台建设及成果孵化,服务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与国际一流科技机构的牵手,在上海共建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一批高水平科技项目,推进开展成果孵化、技术转化、产业化的机构、平台和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