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高校保研率排行榜出炉 上海高校占6席

28.12.2015  14:12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前昨两天举行。2016年考研报名人数为177万人,比2015年增长约12万人,增长约7%,打破了自2014年以来的考研人数两连降趋势。与此同时,一份民间出炉的“2016中国大学高校保研率排行榜”近段时间以来在学生中流传甚广。清华大学以58.14%的保研率高居榜首。北京大学以48.36%紧随其后,中科大以36.11%排名第三,复旦以30.39%排名第四。榜单中,上海的高校占6席,其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保研率分别为全国第4、5、12名。

  奚妍是一名普通地方院校今年的考研学生。她觉得,一些名校的保研率居高不下,势必压缩裸考生的名额。不仅裸考生认为考名校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就连一些非211高校学生也抱怨“保研经常被挡竟然是因为‘出身’”。

  对此,不少高校研究生院都指出,保研的同学确实是努力和优秀的,并且都是经过了严格的审核。同时,这也给考生一个明确信号,只有自己有真才实学,才能获得未来更好机会的垂青。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前昨两天举行。与此同时,一份民间出炉的“2016中国大学高校保研率排行榜”近段时间以来在学生中流传甚广。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排行榜确实有一定参考性,但并不十分精准。此外,即便在个别名校保研率已经超过50%的现状下,2016年考研报名人数为177万人,比2015年增长约12万人,增长约7%,打破了自2014年以来的考研人数两连降趋势。

   榜单中沪高校占几席?

  保研,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简称推免,这是研究生多元招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大多数应届本科生来说,保研是一个很好的出路,既获得了一个读研深造的机会,又不需要经历备战考研的辛苦周期。

  网上盛传的这份榜单罗列出保研名额超过200名的高校,并分别计算了这些高校的保研率。榜单上,全国共有136所高校上榜,清华大学以58.14%的保研率高居榜首,这也是全国高校中唯一一所保研率超过50%的高校,这意味着清华的过半本科生能得到保研机会。北京大学以48.36%紧随其后,中科大以36.11%排名第三,复旦以30.39%排名紧随其后,全国也只有这四所大学的保研率超过了30%。

  榜单中,上海的高校占6席,其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保研率分别获得全国第4、5、12名,此外,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分别位列第32、60、83名。相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名校的保研率基本都能达到20%以上。

   各校保研名额依据从何而来?

  青年报记者发现,这份榜单中所统计的保研名额,依据的其实是教育部《关于下达2016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名额的通知》,《通知》明确了2016年全国共有312所高校具有保研资格,以及这些高校所占有的名额。比如,上海上榜的6所高校,保研名额分别为:复旦大学860名,上海交通大学1075名,同济大学980名,华东理工大学720名,华东师范大学460名,东华大学334名。

  那么,这个保研率排行榜中的数据从何而来? 它的计算是否科学、准确?榜单制作方指出,本次的保研率数据分析以各大高校2016年的保研人数和2012年各校的本科招生人数

  做对比得出分析结果,虽然其中存在个别5年制专业和个别本科生退学等情况,但对实际数据影响很小。

  青年报记者查证发现,以复旦大学为例,2012年该校本科生招生计划人数为2860人,2016年保研名额为860名,得出保研率为30.39%;而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计划招收3850人,2016年保研名额1075名,其保研率为27.92%。

   这个保研排行榜是否准确?

  对此,一位985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从数据统计、计算方法来看,这份民间保研率排行榜不存在太大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这样计算出来的保研率并不精准。这主要是计算出的保研率与实际保研同学占应届生总数的比率,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而这个偏差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一方面,实际的保研名额并不等于上述《通知》中的名额,一些高校可能有教育部其他方案所提供的额外名额。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除了460个常规保研名额外,还有“研究生支教团”4名,“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接受外销推免生名额补偿方案”12名。此外,还有“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高层次双语人才培养”“上海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改革试点”“国防科工招生单位接收外校推免生名额补偿方案”等多项计划,但是民间保研率排行榜把这些都忽略了,其统计数据是不完整的。

  “如果填报志愿的学校都没有录取我,这个名额就是浪费了,不能再给其他人。”青年记者在网上“保研吧”看到,因允许校外保研,有的同学虽然获得保研资格,但是被有意愿的高校拒绝,没有找到接受单位,那么就会出现保研失败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高校接受该推免生,他的保研名额就会作废,而不能转让给其他人。这种情况同样会使保研的实际人数与保研名额之间存在一定出入,而这在保研率排行榜的统计中显然也没有考虑到。

   [聚焦]

   名校高保研率下的裸考生怎么办?

  裸考生:考名校难度的确越来越大了

  看到这份以清华大学58.14%保研率位居榜首的这份榜单,许多走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路上的小伙伴戏言“早就哭晕了”。

  奚妍是一名普通地方院校今年的考研学生,回首备考的大半年,觉得实在是太辛苦了,天天第一个从宿舍起床,泡一天的图书馆,每天也是最后一个入睡的,到头来是否能过笔试关尚且也还是未知数。

  她觉得,一些名校的高保研率,的确有利于校方从推免生中直接选拔出更多的生源,但这样一来,在研究生招生总名额恒定的情况下,势必压缩裸考生的名额,这不是剥夺了许多考生希望通过考研改变本科“出身”的愿望吗?

  对此,不少高校研究生院都指出,这也给考生一个明确信号,只有自己有真才实学,才能获得未来更好机会的垂青。同时,保研的同学确实是努力和优秀的,并且都是经过了严格的审核。因为根据现行规定,本科生若想保研,首先要拿到所在高校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在之后进行推荐工作时,不仅要对推免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成绩进行考核,还注重对其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及业务特长等方面的考查,避免推荐工作单纯地按分数排队。

  普通院校保研生:若想“保外”或许还得拼“出身

  眼下,不仅裸考生认为考名校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就连一些非211高校学生也直抱怨“保研经常被挡竟然是因为‘出身’”。

  在竞争激烈的保研路上,如果是因为能力不足、不够优秀而落选,不少人可能会对结果心服口服。但如果只是因为“出身”而被拒之门外,这公平吗?实际上,这同样是考研论坛上一直以来最深得共鸣的话题之一。

  获得保研名额的同学可以选择留在本校本院系继续读研,也就是所谓的“保内”,也可以申请其他高校,就是“保外”。在过去,保研名额分为“保内”和“保外”两种,如果学生有“保外”的意愿,那么必须竭力拿到“保外”的名额。而这一制度自2014年开始被教育部废除,现在学生只要获得保研名额,就可以自主选择“保内”或“保外”,高校不得对学生设置留校限额或名额。

  然而,现实中,非211高校学生的“保外”之路还没有开始走到拼才华的当口就可能直接因为“出身”被挡了。“我们这边只接收985院校的学生。”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比心仪院校研究生院招生办老师这句话更刺耳的了。因此,普通院校保研生要么“将就”直接”保内“,要么只能放弃保研资格,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毅然走上考研战场。

  另外,关于“保内”还是“保外”好,也有许多人持有不同意见。“‘保内’比较稳妥,而且导师都认识,比较熟悉,对发展学术比较有帮助。”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大四的冯同学说,“‘保外’风险高,有可能被外校拒绝,但我还是想换个环境,换一种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最终,她成功保研到了浙江一所大学。

   [新变化]

   为何2016年考研报名人数反弹?

  专家:求职门槛提高等或是主因

  一边是保研率上升,留给裸考生的机会收窄,一边却是在经历连续两年报名人数的下跌后,2016年度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教育部数据表明,2016年考研报名人数为177万,比2015年增长约12万人,增长约7%,其中,报考专业学位人数为85万,占全部报考人数的48%。打破了自2014年以来的考研人数两连降趋势。由于2016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为51.72万人,这样算来,2016年考研录取比例约为29%。

  据了解,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报考群体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态势,从2014年起,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下降,保持多年的考研热持续两年“降温”。201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176万,2014年下降至172万人,到2015年再减少至164.9万人。

  是什么导致今年考研人数的“突然反弹”?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系统数

  据显示,3000余人的调查群体中,有43%的考研人群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暂时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部分毕业生工作以后对薪酬的满意度较低而选择考研,提升自身水平、改变工作环境成为往届生考研的重要原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社会有三大外部因素决定了考研热还会持续。首先是本科生就业难问题,很多考生都将考研作为避免本科求职难的一个避风港;其次是全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事业单位甚至明确要求要研究生以上的学历;第三是很多非名牌大学的办学导向是以考研为主的,通过考研扩大学生出路,提高办学质量,很多大学生大学四年的目标就是考研。求职难、需求高和办学导向三大外部因素共同决定了考研热将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