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作为奥运项目首次进入上海市运会 如何激发社会培养的活力

25.10.2014  13:35

  青浦太阳岛国际俱乐部昨天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55名男女运动员将在这里参与上海市运会高尔夫青少年组五个年龄段的比赛。上海市高尔夫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锦培原本估算,至少会有90名青少年选手前来参赛,但最终的人数和预想有些距离。他说,高尔夫运动第一次进入市运会的青少年组,虽有遗憾,但还是给这项“养在深闺”的运动带来积极信号。

  无奈:没有注册数据

  高尔夫成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这项运动拥有了奥运身份。本届市运会的竞赛项目中,青少年组首次增加了高尔夫,希望能培育奥运后备人才。这是一个让上海市高尔夫协会欢欣鼓舞的消息,高尔夫在上海的推广普及,在全国并不落后,也不乏青少年的好苗子。

  但谈到真正的人数时,王锦培犯了难。高尔夫获得奥运身份的时间并不长,处境依旧有些特殊。体制内的青少年体校,都没有设高尔夫项目,大多数青少年运动员由家庭自己出资培养,平时送到各个高尔夫俱乐部培训成长。首次进入市运会,青少年高尔夫忽然有了“注册”的要求,但具体人数无法统计。

  “这是一个对接的问题,区县体育局认为少体校没有这项运动,却没想到去各个俱乐部要人;俱乐部只负责教球,没想到帮孩子们注册。”王锦培说,青少年高尔夫选手往往都是“个体户”,让他们拥有“集体户口”,还需要衔接好。

  现状:家庭出资培养

  在所有市运会的比赛中,高尔夫比赛有些与众不同:这是一项由一所私立学校出资赞助的市运会赛事。

  九年一贯制的私立永昌学校,是全市唯一一所以高尔夫为特色的学校。学校把高尔夫写进了体育课的教案,每个学生都会挥杆打球,学校更是在金山、森兰绿地等三个地方投资了练习场和球场,供学生打球。当时选择高尔夫作为特色体育项目,更多原因来自于学生家长的支持。这里的家庭大多属于中产阶级,一些家长本身热爱高尔夫,也负担得起一年比赛和训练的费用。此外,练高尔夫的小选手往往都能学习练球两不误。

  更多的高尔夫小选手,只能由家庭出资培养,散落在全市20个球场里面学球。如何把学习和练球有机结合起来,很多家庭还在苦苦寻找平衡点。

  未来:社会组织参与

  昨天的比赛,来自黄浦区的朱雯绮拿到了B组年龄组的冠军。这位14岁的小姑娘刚刚在今年7月佛罗里达的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上获得第三名,同时也入选了国家青年集训队,是上海高尔夫最亮的一颗新星。

  培养一个高尔夫新星需要花费多少?朱雯绮的妈妈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2007年女儿开始学高尔夫的时候,在闵行的大都会俱乐部练球,那时候私教加一年下场训练费,已经超过一万元。如今每年去美国打一次比赛,全职妈妈带着女儿,两个星期的费用在6万元左右。每年的花费加在一起,约20万元。

  高尔夫运动花费不菲,体育职能部门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吸纳社会力量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市运会上,一些区县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浦东新区为例,在高尔夫、马术等高投入的项目上,如果社会办训的选手获得佳绩,将以体制内其他项目运动员六倍奖金给予奖励。浦东新区教育(体育)局体育处处长马春馥说:“社会体育俱乐部和家庭也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贡献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我们鼓励百花齐放的培养模式。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龚洁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