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 马丽蓉:“一带一路”合作让中国形象更丰富
有关中国国家形象的全球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度、美誉度等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得到全面提升,但同时也因美国等西方大国的舆论绞杀面临严峻挑战。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通过丰富内涵、拓展渠道来进一步构塑中国国家形象,也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中国国家形象构塑主要面临以下三大挑战。一是西方大国蓄意歪曲或以双重标准对待中国的反恐维稳,以及通过发布年度人权报告等方式,竭力抹黑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臆造了消极或负面的中国政策形象。二是西方大国抹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形象。“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虽重视并承担了诸多社会责任,仍被西方媒体拖入环保、人权、殖民等既定议题而遭肆意歪曲。三是西方大国竭力抹黑“一带一路”形象。西方舆论和学者臆造“锐实力”“债权帝国主义”“抵消影响力”等论调,试图误导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客观认知,为美日澳印筹划的所谓基建替代战略营造氛围。
国家形象是由一个国家的自我认知与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共同塑造而成。其中,自塑力是国家形象得到客观塑造的前提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化,中国需要主动塑造国家形象。
第一,回到丝路找思路,重构中国的“文明形象”。中国不仅是“丝绸之路”这一国际公共产品的贡献者,还是“一带一路”这一国际合作模式的首倡者。随着“协和万邦”“宣德化、柔远人”以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共商共建共享”等新旧两套丝路公共产品备受关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丝路记忆得以重唤、丝路情谊得以密切、丝路认知得以加强,中国的形象能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语境中得以构塑。近三年皮尤等民调报告显示,中国正从“有经济影响力的大国”向“有传统文化魅力的大国”悄然变化。
第二,回到现实找思路,以构塑中国的“政党形象”。有关中国国家形象的全球调查报告也显示,从有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组织严密到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高度凝聚力等,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过去几年不断攀升,但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因此,今后可立足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来进一步构塑中国的“政党形象”,比如可以主动设置议题以彰显中国“政党形象”的国际传播力;在“走出去”中国企业形象的公关实践中,讲好党和政府的决策力以及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发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以第三方评估报告方式发布运营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旨在彰显和构塑中国“政党形象”的道义感召力与国际责任感。
第三,回到学术找思路,以构塑中国的“学术形象”。由李希霍芬、斯文·赫定等西方“探险家”所创建的丝路学,实为关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门百年显学,且在美欧学派主导下发展至今,并在“一带一路”带动下进入转型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使西方话语体系把控全球丝路学的学术惯例遭受空前挑战。
当下,欧美丝路学界对“一带一路”的分歧性学术认知日渐明显,一方面是美欧学界某些学者肯定中国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并看好“一带一路”对全球治理的引领作用,如英国学者彼得·弗兰克潘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已成为全球丝路学转型的扛鼎力作。另一方面是美欧智库高度关注中国议题,尤其对“一带一路”充满诋毁与离间情绪,高频使用“转移过剩产能”“输出中国模式”“破坏世界秩序”等词语,表明美欧丝路学研究正被一股政治化逆流所侵蚀的现实。
因此,在必须重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当下,美欧丝路学界分歧性的学术认知,迫使我们将构塑中国的“学术形象”提上议事日程。为此,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打造“丝路学学术共同体”中振兴中国丝路学,力争实现“中国思想”为“中国方案”正名的夙愿,在推进全球丝路学转型、中国丝路学振兴的学术努力中来构塑中国的“学术形象”。
通过深化塑造中国的“文明形象”“政党形象”“学术形象”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力,将有助于丰富和加强中国国家形象的内涵建设与路径选择,进而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构塑国家形象、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
(作者:马丽蓉,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