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大林峰教授做客凯原法学院对"一国两制"原则作法理学解读[图]

16.12.2014  17:42

2014年12月9日,来自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的林峰教授在凯原法学楼315会议室为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对“一国两制”原则的一种法理学解读》的讲座。讲座由郭延军教授主持,朱芒教授、沈伟教授、郑戈教授、林彦副教授、王彬副教授、何渊副教授参加了讲座。

林峰结合学界的不同观点和一国两制白皮书的内容,就中国政府、内地学者、香港学者和香港法院对一国两制原则的不同解读进行了介绍,反映出各方在解读一国两制原则时采用了不同的视角。林峰随后将视线投向回归后的香港,介绍了1999年居港权案、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附件一、二的解释等五个重要的宪政事件,并找到了它们的共通点,即全国人大常委会都是根据我国宪法、而非香港《基本法》的授权来作出解释。

林峰还介绍了Bruce Ackerman的宪政时刻(constitutional moment)理论,并探讨了其适用于香港的可能性。他指出,宪政时刻理论是对美国宪政发展历史的一种理论解读,是对宪法变更理论的体系化。这一理论将美国宪法的变更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按修宪程序对美国宪法做出的正常修正,另一种是不按普通程序对美国宪法做出修正(即宪制时刻),包括了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罗斯福新政和1964年人权法案的通过这三次修正。在这样的二元论中,后者相较前者属于更高层次的宪法规范制定程序,因为更多人参与带来了更高的效力。在谈及宪政时刻理论在香港的适用时,林峰认为,前述五个宪政事件显示出了两种制度对《基本法》解释的不同之处,都可以被认为是香港的宪政,但是仍然要对宪政时刻理论作一定的修正之后才可以适用于香港。他指出,这一研究可以给一国两制原则提供一种法理学解释。   林峰与参加讲座的凯原法学院师生就宪政时刻理论的内涵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能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