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乐团女高音歌唱家王静:用12首民歌唱出一个女人的一生

26.10.2017  20:47

  

  “太阳歇歇嘛,歇得呢;月亮歇歇嘛,歇得呢。女人歇歇嘛,歇不得;女人歇下来嘛,火塘会熄掉呢。苦荞不苦嘛,吃得呢;槟榔不苦嘛,嚼得呢;女人不苦嘛,咋个得啊?女人不去吃苦嘛,日子过不甜呢。

  这首彝族的《女人歌》,是一首女人唱给自己的歌,歌里唱着女人辛勤劳碌的一生。王静安静地唱起这首歌,如同一个质朴的眼神,一个深长的叹息。11月24日,在上海音乐厅《原·乡》少数民族声乐专场音乐会上,连同这首《女人歌》,上海民族乐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静将用6种不同少数民族的语言,12首民歌,唱出了一个女人的一生。

  

  《原·乡》海报

   所有的歌儿都在唱着生老病死

  自两年前的专场音乐会《心旅》之后,王静一直在继续着这场“心旅”。她走过贵州、云南、内蒙古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路寻访民歌手,采集原生态的民歌小调。她和当地人同吃同住,虚心向每一个人请教,真切地触摸民风民俗。

  去年3月在黔东南,她深入苗寨,白天听苗族女孩唱飞歌,晚上听苗族老人唱三天三夜也唱不完的古歌。她还穿上苗族服饰和全寨人一起跳芦笙舞、走17公里山路和村民一起迎接13年一个轮回的招龙节,俨然一个苗家女。

  

  在黔东南苗寨芦笙堂和当地人一起踩芦笙

  去年11月在云南源生乡村音乐歌舞艺术节,她短短几日就收集了苗族、纳西族、傣族、壮族、布朗族等11个少数民族100首录音,沉浸在原生态音乐的海洋之中。迎亲曲的热闹、殉情曲的哀婉、祭祀曲的神圣,让她深刻地感受到音乐在当地人生命中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今年4月,王静只身去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她跟着镇里的艺术团坐着大巴车在3天的时间跑了4个牧区演出。每到一处,铺一块毯子,摆两只音响,村民们就陆续来了,盛装打扮围坐到一起。唱花儿的歌手跳起舞来也是一把好手,音响师调完音能立刻上台唱上一首,他们对音乐纯粹的热爱让她感动。

  

  和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牧骑的演员们在内蒙古牧区脑木更

  王静发现,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传唱已久的那些歌,都在唱着万物轮回、生老病死。她有了一个主意,打破地域和语言的区隔,用不同民族的民歌串联起一个完整的关于生命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大地、有太阳、有风,也有悲欢离合,人生轮回。于是,就有了《原·乡》。

  故事由一段芦笙调拉开序幕,苗语儿歌诉说初生女儿的童年时光,《苗岭花飞》吐露少女芬芳的心声,内蒙古科尔沁民歌《诺恩吉雅》是远嫁他乡的惆怅,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是她在给女儿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朝鲜族民歌《阿里郎》是对奔赴战场的丈夫的思念,仡佬族民歌《打起花窗好望郎》是一个老去的女人的美好回忆,藏族民歌《次仁拉索》是千帆过尽走到生命的终点。

   打破音乐的界限唱出真情实感

  “原乡”二字,一个代表时间,一个代表空间。回到时间的原点,回到生命开始的故乡,一场旅程开始了。音乐会没有复杂的灯光舞美,没有人们想象中充满少数民族符号的服饰,王静选择自始至终一袭白衣,在一帘弧形纱幕前歌唱。人物的成长、故事的起承转合,都交给声音去演绎。

  

  《心旅》演出照片

  这场音乐会打破的不仅仅是不同地域和语言的区隔,也打破了美声、民声、流行唱法的界限,音乐会制作人韩韵还将爵士、古典等不同的音乐编配手法汇于一体。王静请来二胡演奏家朱燕芸、阮演奏家唐一雯、唢呐演奏家胡晨韵帮忙,还特别邀请来她在黔东南遇到的芦笙手杨昌杰,在内蒙古遇到的呼麦歌手巴特尔,更请来大提琴演奏家陈少俊、鼓手贝贝、贝司手张柯等跨界合作。王静说:“学院派民族唱法容易让我们陷入模式化的误区,唱不同的歌出来的只有同一个声音。然而,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情感一定有不同的表达,我想通过不同的尝试和探索带来更多元更独特的声音。”在《原·乡》里,呼麦是英雄的呼喊,低音贝斯是老人的低诉,不同的声音被赋予不同的角色和性格,共同支撑起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王静坚持用少数民族的语言唱少数民族的歌,“原汁原味”地传递不同地域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在这场音乐会中,她希望将她“心旅”途中所遇见的人的故事都唱出来,将自己生命中的爱恨悲喜也都唱出来。“万物轮回是自然的法则,生老病死是人们共有的命运,里面包含了我们共同的情感,我相信这些真实的情感通过音乐的传递足以打动每一个人。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