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博馆开馆 展示一万多件栩栩如生动植物标本

18.04.2015  13:49

  东方网4月18日消息:明天,坐落于静安雕塑公园内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一万多件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丰富多彩的展教活动,意味着上海这座城市又有了一处全新的历史、文化地标;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一架动力十足的引擎。

  从见到新馆的第一眼,她就开始讲述着自然的故事。酷似鹦鹉螺的外形,有地球、岩石、水和植物等自然元素,也有传统园林元素,营造出或森林,或岩壁,或人体骨骼肌肉的效果。自博馆建筑设计师拉尔夫说,这个馆是为上海量身打造:

  【外墙的东面是绿化墙,中间细胞墙,另一面是岩石墙,都是取自自然界中的元素。而且,细胞墙也是汲取了中国传统庭院中的窗棂灵感。这座融合了中国文化的展馆是唯一的,只属于上海。】

  走进展馆,呈现的则是史诗般的大自然演化故事。“生命长河”区,200多件动植物明星营造了一场汇聚古今中外、水陆空明星的“跨越时空聚会”。“走进非洲”区,1300平方米的步入式复原场景内,上演着壮美而辽阔、悲壮而温情的非洲原野动物世界的悲欢故事。展示部部长忻歌说,千万别忽略了寒武纪、三叠纪、白垩纪和新生代四部“地层万卷书”,其中的远古故事也不少:

  【从全中国选择了4个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代表性的古生物的产地,采集了真实的岩石。因为它本身就是出产化石的地层,每一个层面,你都可以看到真实的化石嵌在里面。它就象一本很厚的字典,每一层都代表一个年代。我们都叫它“地层万卷书”。】

  让故事变得生动多彩的,离不开那些栩栩如生的标本。来自七大洲的11000余件标本和模型中,有70%都是首次在新馆亮相。即便是老自博馆的镇馆之宝――合川马门溪龙也将通过“增强现实”技术的方式“复活”。展教处处长顾洁燕说,只需要在自博馆官网下载APP软件,即可领略他“”起来的画面。

  【这是属于我们这个网上博物馆APP上的功能,这种总共是开发了8个,点击进入,这是当时我们老馆里面的现场,再回到他的神形。】

  让标本讲故事,展品的陈列同样别出心裁。蝴蝶和贝类在展示窗内被布置成美丽的图形,“分类树”帮助鸟儿“认祖归宗”,互动式平板电脑可以帮参观者自行了解不同种类生物的信息。自博馆总策划梁兆正说,最古典的科学绘画也是精益求精:

  【我们要画1600多组科学绘画,然后用它来做图文版的配图和电子图文的配图。做了100多幅的电子图文,适应于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和平板电脑,做了200部的微电影。】

  梁兆正说,孩子们沉浸在自然故事里最好的场所无疑是探索中心:做一回考古学家,当一次科学达人,还可以在实验教室“亲自参与、动手动脑”。

  据了解,周日上午9点,自博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成人票30元,学生票12元。考虑到新馆效应,开馆初期可能会迎来大客流,馆方建议广大游客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并错峰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