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含塑料颗粒引争议 专家:别陷入食品安全解读误区

10.11.2015  08:51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施华宏博士的研究团队在市售的食盐中发现了塑料微粒的研究,经《科学美国人》报道掀起一场风波:文章称从中国各地超市中购买了15个不同品牌的食盐,发现不同程度含有塑料颗粒,其中每一磅(约0.45千克)海盐中存在1200多粒塑料微粒更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别慌,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慧表示。那些耸人听闻的食品安全新闻,往往有解读“陷阱”。

   增加致癌风险不等同于一定致癌

  如果你关注食品安全信息,那么这几天估计已经“风中凌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仅培根、香肠等肉类制品被列入了致癌物的黑名单,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盐也“中招”了。

  0.45千克海盐就含1200粒塑料颗粒,听上去是不是很多?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从陆地流入海洋,由于海洋环境中漂浮着大量的塑料污染物,不仅海洋水体内,包括不少海洋生物体内都含有不少塑料微粒。不过根据去年一份报告,欧洲人平均每人每年吃贝类摄入的塑料微粒就在1.1万粒左右。由于食盐中的塑料微粒比海盐少,王慧表示,一个人即使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最大摄入食盐量,每年最多也只会摄入1000多粒塑料微粒。

  即便注意了计量数字,也要注意理解方式。比如上月底,世界卫生组织下属机构国际癌症机构(IARC)就正式发布公告将火腿、培根等加工类肉制品归入致癌物,且致癌风险为第一级,这几乎与石棉、香烟、砒霜等物质相当。此前,美国癌症研究所就表示,每天吃50克左右的培根,会增加大约21%的大肠癌风险。

  要正确理解“增加21%的大肠癌风险”,还得做一番解释。世界卫生组织的致癌物等级是根据某种物质增加人体癌症风险的确凿证据来定的,等级最高的一级致癌物表示有很确凿的致癌证据,显示该物质能增加人的癌症风险,但这并不表示致癌能力的大小。比如同为一级致癌物的,还有酒精饮料、中式咸鱼、槟榔和太阳辐射。

  加工肉制品增加癌症风险,在食品营养界早已得到普遍认可。不过吃培根会增加大约21%的大肠癌风险,并不意味着有21%的风险得大肠癌。举例来说,如果完全不吃培根的人得癌症的风险是1%,那么吃培根的人风险变成1.21%。因此,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营养学专家厉曙光就表示,人们无需过度紧张,这只是一个食品安全风险的警告或提示。

  过度解读食品安全易被“利用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会被某些“不良”商家利用。在某次由果壳网召开的食品安全论坛上,厉曙光说了这样一件事:某牛奶厂家号称自己的产品不含石棉等添加剂。事实上,石棉是一种高强度、耐侵蚀的硅酸盐类矿物产品,与生产牛奶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没有关联。“商家的做法就像卖西瓜的说我的西瓜中不含桃子一样可笑。”厉曙光说。

  直到如今,还有许多牛奶厂家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的奶制品使用了巴氏灭菌法,事实上,正是这个由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在1862年发明的消毒方法,让牛奶有了商业化的可能。厉曙光表示,巴氏灭菌法是所有乳业集团的基础工艺,即使不以此宣传的企业也一定使用了此方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赵国屏表示,即使在公民科学素养较高的欧洲,提高公民对食品安全的理解力也并非易事,比如在瑞士的某次相关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你每天吃的东西中有基因吗?5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没有”,这一结果令科学家啼笑皆非,同时也说明,解读食品安全,确实还需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