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食品、上港集团、东浩兰生交国资国企改革周年答卷

22.12.2014  15:25

        国资国企改革20条颁行已逾一年,日前,在2014上海国资高峰论坛上,上海三大国企的负责人就一年来的改革举措做了交流汇报。新常态下,企业能否实现新的跨越?

   上港集团:员工持股让企业市场化

  “上港集团的股权结构未来应该大比例下调国有股份的比例,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参与到上港集团来。”上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戌源说道,“这样上港集团的法人治理结构、机制体制能够朝真正的市场化方向挺进。

  11月18日,上港集团公开了酝酿已久的员工持股草案。陈戌源认为,员工持股使得员工不仅仅是公司的员工,更是公司的股东。“他们会更加关注公司的发展,关注员工的个人价值在公司价值中的体现。

   光明食品:国际化基于专业化

  就在几天前,光明食品集团旗下子公司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正式完成了对意大利橄榄油企业Salov集团90%股权的收购。近年来,光明食品集团已先后在海外收购了多家企业,包括了新西兰新莱特乳业、澳大利亚玛纳森食品集团、法国红酒制造商DIVA等。

  光明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永杰说:“国际化是建筑在专业化的基础上的。”他表示,中国在食品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更要坚持国际化的道路。从明年的国际化战略将要有所突破,在留下原来优秀管理团队的基础上,开始向海外派遣管理人员,和原来的团队一起经营国际化的公司。

  东 浩兰生:志在成为国际一流

  去年12月18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公布后第二天,上海东浩兰生国际服务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东浩集团与兰生集团的联合重组,被誉为“国资国企改革第一枪”。

  “我们在明确国有企业性质不变的前提下,要加强竞争性,适应市场竞争。”东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柳表示,未来3-5年,东浩兰生将努力成为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国际一流的现代服务业旗舰型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