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教书育人标兵】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我所知道的鲍老师

07.09.2014  09:45

      ( 鲍晓华  经济学博士,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香港科技大学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推开窗子,松江新城,空气已经馨香馥郁,微风远远地传来一阵清冽;又是一个秋天。每年的这个节令,我都会想起我跟她的第一次见面,想起很多她的关于。有些细节清晰似昨天,其实遥遥的,已是多年。

      干净清秀的脸庞,颀长而瘦削的身影,如果你在财大的各大研讨会中见到一个学生模样的女教师,那多半是我的导师鲍晓华教授。

      为学

      鲍老师既是导师,又是我们的学姐,她也是财大培养的研究生,师从原国际贸易系的资深教授朱钟棣先生。

      鲍老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关税壁垒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问题。在博士攻读阶段,她与朱老师合作的关于反倾销对产业关联影响的研究,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现如今,牛人辈出的财大,发篇AER也不是神话。但是十年前,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第一篇《经济研究》论文问世,也是非常荣耀的事情。2005年,导师的博士论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和政策选择”获得“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和“上海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这也是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科博士点的首篇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她博士论文的同名专著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著作类二等奖,以及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二等奖。可以说,鲍老师为她的研究生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

      2005年留校至今,已是导师职业生涯的第十个年头。她全情投入学术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基础研究课题等1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都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导师已经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 余篇,其中有8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被《新华文摘》转摘。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和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并多次获得财大“中振”科研基金优秀成果奖。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导师用累累成果在国内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

      鲍老师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两段访学的经历为她了解国外前沿学术动态和研究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化学术研究平台搭建和师资培育的试点中,她率先与境外特聘教授开展合作研究。依托联合申请的香港研究资助局课题,她开始撰写英文学术论文,并多次入选加拿大经济学年会(CEA)、亚洲太平洋地区国际贸易研讨会(APTS)和中国国际经济与金融学会年会(IEFS)等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此外,她还与学院“常任轨”教师开展合作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等国际经济学知名期刊,成为学院“存量”老师开展国际化研究的表率。

      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导师先后破格副教授、博导和教授,今年还受聘为财大首批“讲席教授”,其职业生涯可谓一帆风顺。十年来心无旁骛的专一耕耘,也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2006)、上海市“曙光学者”(2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财大“科研标兵”(2009)、财大“巾帼新秀”(2010)、“校先进工作者”(2011)、上海教育系统“科研新星”(2011)、校“教学奖励基金”一等奖(2013)、感动工商“教书育人奖”(2013)、财大“教书育人标兵”(2014)、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14)。这些光环的背后,我们知道,有导师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有一颗耐得住学术寂寞的沉静的心。正如导师常常教导我们的,“执着的态度对于治学非常重要,学术研究是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的,做好吃苦的准备,不断坚持,才能够有所收获”。我们也知道,导师不会止步于这些荣誉,她总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朝着“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境界攀登。

      为人

      说来也奇,这个年纪轻轻,取得了那么多傲人成绩的女子,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却是她的谦虚。记得一次去导师办公室,看到前几届的几本博士论文,随手翻了翻,又随手放在一处;想来我当时那副不以为然、不知天高地厚的德性被她尽数看在了眼里,只听她悠悠说到,“每一篇博士论文都是对该领域知识的系统梳理,即使跟你研究方向远,人家的写作思路你也应该好好学学”;“拿两本回去好好看看,看好了记得送回来,我闲了也要看的”。后面这句,让我心里隐隐一震。在我看来,修为早已高出学长们几个层级的她,竟也研读学生的论文!在她心里,所有的工作成果,无论那是一篇论文,一次会议发言,还是一次课程报告,专家同行的,学生的,都是宝藏,她总能发现可学习的地方。导师年纪轻轻的就成了教授和博导,但她一贯的低调与谦和,研讨会上有时面对同行的赞誉,也只淡淡的说一句,“我们财大的制度比较灵活……”她的言传身教磨得走你所有的浮躁,我一见到她就觉得心踏实下来了。

      简单是她给我的另一个深刻印象。鲍老师的活动轨迹非常简单,经常是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年复一年这样的生活,让人觉得不免有些单调。但是导师说,她喜欢校园里这种简单安静的生活,“烦恼着自己的小烦恼,幸福着自己的小幸福”。导师的装扮也十分简单朴素。跟随导师的日子久了,慢慢的,我们都可以分辨出导师的日常安排。因为不用上课和开会的日子,她多半都是很休闲的装扮,加上不施粉黛、素面朝天的脸和那一袭马尾,混迹在学生群里,你有时很难分辨她的老师身份。导师对于生活的要求也很简单,一个名牌包包并不会比一串香甜的紫葡萄带给她更大的快乐和满足。白羊座的她还始终保持着孩子一样的那份纯真,家里的书柜除了满满当当的书,最多的就是天天享受着书香的大大小小的各色毛绒玩偶,历史悠久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导师小学时候的一个生日礼物……导师不喜欢浪费,打印了单面的纸张,用过之后她还会用背面再打一次才丢掉。受她的影响,我读书这些年很少买稿纸和笔记本,导师办公室那些单面打印的成册论文,成了我的练习本。导师的父亲也是老师,过去时常给她一些邮票,她都用夹子整整齐齐地夹好,每次我去寄论文,就给我带上一些。那些传给我的邮票,在我几次搬家的颠沛中早已不知所踪;但每当我图省事大手大脚的时候,那个粉色的小夹子总会浮现在眼前,让我尽量多用心,知道从细节节俭。后来我总是想,这样的生活如此纯粹,如此朴素熨帖,不张扬,不花哨,像她治学。

      都说我导师看上去有些冷峻,她其实很暖,真正走近她的人可以感受到她的能量和温度。在学术讨论的时候,她是颇为严厉的鲍老师;生活中,她是温婉可亲的“晓华姐姐”。她把控大局,在我们做出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给我们指引;也从细节入手,关心我们的生活。导师每学期都给学生提供一些助教和助研的机会,一方面锻炼我们的能力,一方面她是希望我们不为经济问题所困,能够安心向学。记得前几年师兄朱达明出国前夕,正赶上学期初她忙得不可开交,却忙里抽闲把我们叫出来美美吃了一顿。席间问师兄最多的就是出国以后伙食怎么办,带锅吗?自己做饭吗?跟我们说起她自己出国时的怂事和趣事,还一个劲儿的让师兄多吃。回来的路上看见糖葫芦,我眼馋,她就宠溺地买给我,好像想把她摸得着的学生照顾得好好的。我师弟严晓杰大有同感:“在平时学习之余,鲍老师会组织几次同门聚餐,每次聚餐让忙于学习的同门们有了一个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大家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喜闻乐见,欢声笑语伴随整个饭桌,娱乐了身心,也加深了彼此深厚的情谊。正如我们同门号称的,我们都是‘鲍氏家族’的一员。”     

      生活还是求学,逆境还是顺境,老师在的地方就有温暖,有依靠。

      为师

      在授课和论文指导等方面,学长和学弟学妹们从他们的角度,为我勾勒了导师教书育人更为丰满的影像。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多年来一直未曾间断。老师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以现实经济问题作为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其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她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总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文字评价中,“认真负责”、“思路清晰”、“内容丰富”、“讲解透彻”、“语速偏快”是出现最为频繁的词语。“晓华老师让我们喜欢上宏观,更了解宏观!”;“除了衎爷之外,我在财大遇到的教经济学教的最好的老师了~~~思路清晰而且人也很有意思啊~~~老师你太可爱了!哈哈~~”。从这些学生的留言,不难看出他们对鲍老师宏观课程的喜爱。

      《经济学分析与应用》是针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开设的新课。鲍老师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她“认真准备每一堂课,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在她的课堂上,既有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重现,也有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中国经济问题的关注”;“她注重授课方法,引导学生分成研究小组,就波罗的海指数预测、酒店和航空公司定价策略等问题进行研究,使我们得到了较好的锻炼”;“老师在期末的最后一堂课上,收集所有同学对于课程的反馈意见。她笑着说我们是她的第一批小白鼠,我们的意见可以改善下一个学年的教学”;学生林僖等如是说。而在《国际贸易文献导读》的博士生课堂,鲍老师“将前沿国际贸易研究动态引入课堂”,起到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目的,“令学生受益良多”。

      教学之余,导师对于学生的培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导师06年开始带硕士生,08年开始带博士生。现在数数我们“鲍氏家族”的成员,仅按研究生统计,一共有23名硕士,5名博士,也是一大家子人了。当初选择导师的理由形形色色:有以貌取人的,师妹桑柳玉说“2011年‘来自星星的你’还没火遍大江南北,教授在大家心里也不是长腿帅哥的形象”,她就凭着眼缘选择了一个美女老师;有看重“年轻的老师好沟通”的;有“打过小算盘,觉得鲍老师看起来没有那么严厉,以后偷个懒犯个错也好蒙混过关”的;有参加过上一届的学生交流会,经学长推荐慕名而来的;有老师上过课、指导过本科论文的本校学生,一路追随而来的;当然,也有事先做好功课,一心要跟着导师走学术路线的,比如我。当年选硕导的时候去联系导师,被别的同学捷足先登了,对老师表示非常遗憾。没曾想老师心里也一直记着这件事情,在博士生双向选择的时候,把唯一的名额留给了我。

      当年打着小算盘入门的同学发现自己的算盘只打对了一半。“鲍老师好脾气、好沟通是没有错的”,可是后来发现,“但凡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对学生也会惯性要求严格,不像是能得过且过的样子。”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导师给了我们较大的自由,让我们可以花时间去公司实习,但她自始至终很关心一件事:定方向。一方面是定毕业论文的方向;另一方面是定人生的职业方向,它是独立人生的真正起点,关系着未来的发展潜力以及发展前途。就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有着非常不简单的意义,也需要非常不简单的付出。”学生杨燕说,“导师经常建议我们要脚踏实地的做学问,想把学问做得好,就要多看多学习。看的多了,才能有自己的方向;看的多了,知道的多了,自然而然知道哪里可以创新、哪里可以深入进去钻研。”“鲍老师十分重视论文写作,颇为严格。在别人尚未着手的时候,便要求我们每周阅读文献,要有笔记,要定期和她进行讨论交流。记得2008年,鲍老师在加拿大作访问学者,时差和距离也挡不住老师对我们的牵挂。鲍老师通过MSN,通过电子邮件对我们进行远程指导。毫不夸张地说,我的论文就是在一次次的MSN交流,一封封的电子邮件中完成的。”毕业六年,学生王翠翠谈起导师,仍是满满的感激。

      有些沉默寡言的师弟严晓杰,一谈到老师就滔滔不绝,他回忆起第一次跟着导师做台商投资对中国大陆影响的课题,跨专业的他对经济学研究一头雾水。“鲍老师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如何做学术研究,红瓦楼112,小课堂开讲了无数次,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教自己孩子走路般的耐心和疼爱,让我们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勇敢的跨出第一步……在找工作过程中,鲍老师既是我的良师又是我的益友,她耐心的听我诉说选择工作的纠结,细致的给我分析各个工作的利弊,还结合自己找工作的经历,来告诉我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鲍老师给予我的不仅仅是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候的指明灯,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温暖和感动。” 

      学姐张莉是鲍老师的开门弟子,作为硕博连读的学生,和导师一起度过了5年的学习时光。她回忆了很多与鲍老师相处的片段:第一次写作、投稿和发表论文,第一次在研讨会上独立发言,第一次站上讲台,第一次申请课题……背后都有老师倾囊相授的宝贵经验;挫败的时候,有老师的鼓励;小骄傲的时候,也有老师的及时点醒。且不说那些在学习过程中慢慢深厚的师生情谊,学姐感到最难能可贵的是,她还收获了一份姐妹情谊。想起冬天的红瓦楼和不给力的空调,就算在北面一楼阴冷的办公室,也一样可以讨论的热火朝天。再来两个香喷喷的烤红薯,暖着手,暖着胃,暖着心,感觉物质和精神生活一样丰富了。毕业后学姐如愿以偿,也成了一名大学老师,她说素日里老师说过的话时常会在耳边想起,想念那些满怀热情一起做研究的痛并快乐着的日子,想念与有些“懒惰”的老师相互督促着结伴去打羽毛球的日子。

      导师一直在探索“利用科研的溢出效应,将科研反哺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模式。她依托所主持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主题,鼓励研究生承担助研工作或者参与合作研究,激发了我们的学术兴趣,提升了我们的研究能力。同门中多人获得上海财经大学优秀论文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和上海财经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5名博士生全部申请到学校博士生科研创新项目,有2名博士生还获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资助。导师与我们合作研究的工作论文多次入选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年会等本学科知名的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相关成果见诸《经济学季刊》、《财贸经济》、《财经研究》、《统计研究》等各类期刊。

      去年的教师节,导师作为全校教师代表发言。“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具体操作的技巧可以在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交流中改善,但是我认为,比方式方法更为重要的可能是态度……上课也好,指导学生也好,最为重要的是用心。作为老师,要有认真工作的责任心和一如既往的恒心、体察学生差异化需求的细心、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耐心、与学生教学相长的虚心、关注学生成长的爱心、对自己备好课上好课带好学生的信心,有时候也要有点抹下脸来批评学生的狠心……只有用心,才能够结合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与学术指导。”她的这一席为师的“用心”说,深深的感动了我们。

      教书育人是个良心活儿,她在“用心”做。

      传承

      鲍老师是我们的偶像,她的标杆也是她的导师——朱钟棣教授。在导师博士论文同名专著的后记中,我们认识了“博闻广识、睿智豁达、踏实严谨、谦逊平和、宽厚仁慈”的朱老师。我知道,这些溢美之词,也是导师自己治学和为人处事的准则。

      导师说,她读研伊始并没有打算做老师,朱老师的一句话影响了她的一生。“大概是在研一期末的时候,朱老师问我学术论文发表的情况,当时财大对硕士也有发表论文的要求,我就如实交代还没有准备,并辩解说其他同学也都没有论文发表。朱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你不要和别人比,你是朱老师的学生’。”朱老师从来没有对导师说过一句重话,这句话她记住了一辈子,踏踏实实做学问,认认真真做自己。朱老师学术研究的启蒙,以及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培养了老师的学术兴趣,使得她最终选择并坚定了这样的职业理想。当年的鲍老师一定想不到,她作为导师,也影响了学生的人生选择。张莉学姐进入财大不久,折服于老师的人格魅力,便立志也要做老师。学姐当时的想法很朴素,就是觉得咱导师很棒,想要以后成为像鲍老师一样的人。导师在研究生阶段,获得了“朱老师无私的帮助和扶持”。而如今,师道传承,鲍老师也将这些她在学生时代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当作礼物馈赠给了我们。

      导师是朱老师的得意门生。去年导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朱老师为其《反倾销及其动因研究》一书欣然提笔作序。“综观她的学术轨迹,我们佩服她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追求。记得十年前‘非典’初袭京城,作为在读博士生的她赴京领取国内国际贸易的权威奖项安子介奖时,就表示喜欢学术研究。十年了,她不但自己始终如一地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而且她带出的博士也开始在全国一些高校任教。从她身上,我们理解了什么叫学脉传承。在国内学术界浮躁之风盛行而潜心研究不足的今天,她的学术轨迹需要推崇。”

      2011年6月24日,对导师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天,是师脉传承的日子:朱老师的关门弟子连正世毕业了,导师的开山弟子张莉也同时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一天,是收获的日子,正是在毕业典礼上,导师收到了祝贺她通过教授资格评定的短信。导师常说,我们是陪伴她成长的人。当年的她,“气质里还有一点没有褪去的学生样的羞涩”;现在的她,逐渐展现“成熟的自信美”,成为学生微信群里“鲍氏家族”的掌门人。

      导师博士在读的时候,朱老师送了她一支派克笔,寓意笔耕不辍。导师一直小心保存着,在学姐张莉毕业的时候,把这支笔传给了她。学姐说有些惶恐,我理解她的压力山大。导师希望我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应该是每一个为师者对学生的期许吧。如今的我也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将在9月的教师季走上神圣的讲台。我和学姐张莉一样,但求做一名敬业爱生的好老师,让师门的精神得以传承,让老师的这份情怀可以继续流淌。相信,纵然是不做老师的其他同门,也会将做研究的踏实精神带到各自的工作中,因为鲍老师教会我们,“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教师节寄语:

      又是一个教师节,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以下摘录了采访过程中,部分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弟学妹们想对鲍老师说的话:
      张莉(南京财经大学):一直都觉得成为您的学生是一种幸运,也一直很感谢您在我的学习生活中给予的帮助和鼓励。在校时与您朋友般相处的日子是我人生中很宝贵的回忆,至今都甚是怀念。不善言词的我对您充满的都是感谢,也想对您说:不要总是太忙了,注意休息。
      朱达明(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博士期间,您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做学问,更教会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繁华三千依然动摇不了您那淡泊和宁静的心,则最令人佩服和尊敬,并已经成为我未来道路上的航标灯。这些年来,幸运地能够一直伴随着您自身的不断进步而不停地成长,所谓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希望您青春常驻,并在以后的岁月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王翠翠(江西省统计局):时光飞逝,路途尚远,虽相隔千里,相念不断,愿我亲爱的鲍老师,一切顺利!
      严晓杰(中国建设银行国际业务部):一个个日子升起又降落,一届届学生走来又走过,不变的是您深沉的爱和灿烂的笑容。因为您的一片爱心的灌浇,才会有桃李的绚丽。愿我的谢意化成一束不凋的鲜花,给您的生活带来芬芳。祝福您,亲爱的老师!明天因你而美丽!
      杨燕(大众集团采购部):回想学生时代,所有的付出都是那么有意义,以后的路我们会以此为鉴,更加认真的走好每一步。祝老师工作顺心,天天happy!提前祝教师节快乐!
      林僖(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卢湾支行):读研两年期间,在鲍老师的谆谆教诲下,不断学习成长,现在工作之后不时回想起来,内心总有一种默默的感动。借此机会向老师说声:谢谢您鲍老师!您辛苦了!林僖让您操心了!提前祝您教师节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张甜馨(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每次放假回校去看老师的时候,常常听到老师说这个假期又是如何忙碌的度过。希望老师要注意身体,不要只是专注于工作。或许我并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一定是我最值得崇敬的老师。老师,谢谢!

      (供稿:金毓  供图:鲍晓华  编审:孔德民  收稿日期:2014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