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参加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

06.11.2015  09:32
      10月31日至11月1日,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风景园林”为主题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众多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风景园林研究专家和相关工作者及师生代表近1600人参与了研讨交流。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出席会议并作报告:张松教授发表了题为《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的大会主旨报告;刘滨谊教授在“城市风景园林”分会场发表了题为《城镇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研究》的报告;金云峰教授在“城市风景园林”分论坛发表了题为《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40战略议题——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与休闲活动网络研究》的报告;王云才教授在“乡村风景园林”分论坛发表了题为《基于C-3P理论的乡村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报告。
      在闭幕式颁奖环节中,共有17篇论文获得2015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论文奖”,其中同济师生斩获7项,包括:刘广宁、吴承照的《风景智慧的传承和发展——对中国国家公园规划建设的启示》获一等奖;袁满、戴代新的《城市历史园林遗产保护登录评价标准研究——以上海历史名园为例》获二等奖;梅欹、刘滨谊的《风景园林小气候感受影响机制和研究方法》获三等奖;杜伊、金云峰、顾丹叶的《基于规划体系的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现状与编制研究——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40)战略研究为例》,高一凡、金云峰、冯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研究》,王云才、吕东的《基于尺度转换和嵌套的生态网络规划研究——以安徽省宜城市南漪湖地区为例》,曾璐、骆天庆的《城市绿地的低碳功能评价研究》获佳作奖。
      此外,大会还收录了来自于同济师生的23份会议论文,包括杜爽、韩锋的《想象与真实——昆仑与蓬莱神话中山岳意象的文化解读》,刘颂、潘鸿婷的《新媒体时代下的风景园林公众参与模式》,张德顺、刘哲、刘鸣、李科科的《地域特征与植物学研究前沿的融合——以济南植物园规划体系创新为例》,董楠楠、任婧的《高密度城市的街旁绿地社会效能评析》,陈静、李文敏的《基于传承与创新的风景园林植物课教学探析——以同济大学为例》,翟宇佳的《基于游憩活动视角的美国城市公园品质评价体系》等,以及来自于马蕊、严国泰的《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的认知及保护方法探析》,叶沁妍、王敏的《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城市水系空间形象系统塑造——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等14份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