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结果公布 我校牵头项目居全国高校第十名

23.11.2016  22:07
          前不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2个重点专项2016年立项支持的项目陆续公布,其中依托我校并由我校相关学科领域专家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承担的项目7个,另有4个项目是我校专家作为项目负责人依托相关企事业单位牵头承担的,我校牵头承担项目数及经费额均居教育部直属高校第十位。
          我校牵头的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医学及生命科学占了4项,可谓硕果累累。生命学院高绍荣教授牵头的“组蛋白及DNA修饰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过程中的相互关联及动态调控机制研究”关注的是组蛋白修饰和DNA修饰。该项研究将采用第二、三代测序技术,绘制基于微量细胞水平的全基因组高分辨率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核小体定位、染色质重塑等细胞命运图谱。高绍荣介绍,团队将围绕干细胞命运决定中组蛋白与DNA修饰相互关联及动态调控这一核心,解决早期胚胎发育由全能性向多潜能性转变过程中关键组蛋白修饰及DNA修饰、细胞调控机制、细胞命运等问题。“研究目标包括揭示早期胚胎发育中DNA甲基化与关键组蛋白修饰建立的模式、动态变化规律及对胚胎命运发展的调控机制;鉴定新型表观遗传修饰与相应的修饰酶体系,阐述其在干细胞命运转变中的模式、调控作用与机制;揭示细胞重编程及定向分化中关键组蛋白修饰与DNA修饰对干细胞命运转变的调控机制。”高绍荣说,本项目将系统地研究干细胞命运决定过程中关键组蛋白修饰以及DNA修饰的动态调控及机制,力求突破这一干细胞研究领域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为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使我国干细胞研究水平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
          附属同济医院程黎明教授牵头的“基于动员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与转化研究”将利用谱系示踪及全基因转录组等研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起源、谱系修复潜能及动员机制,开展声磁电等物理因素对脊髓内源神经干细胞动员、环路重构与损伤修复的相关性研究;采用功能修复材料实现理化因素集成加载,进行安全有效性评价。生命学院康九红教授主持的“神经系统和心脏相关重大疾病组织干细胞和病理组织库”将选择有代表性的神经系统和心脏相关重大疾病,以诊疗需求为导向,建设相应的人体组织干细胞库和病理组织库,并建立国际先进的样本收集至分享全过程的技术标准、信息平台和伦理规范。康九红说:“本项目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为干细胞与转化医学研究提供标准细胞资源、组织材料与技术支撑,支撑行业部门制定政策规范,等等。”生命学院李维达教授的“利用体内微环境实现糖尿病中胰岛细胞转分化再生的机制研究”将利用体内胰腺微环境转分化再生缺损的胰岛β细胞治疗糖尿病。课题组以小鼠为模型深度研究胰腺微环境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的分子机制,揭示1型糖尿病中β细胞与免疫系统的平衡机制;阐明2型糖尿病中β细胞的衰老导致糖尿病发病的机理,探索通过促进β细胞的年轻化恢复胰岛功能的可能性,为糖尿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海洋学院、土木学院及物理学院也各有斩获。海洋学院杨风丽教授牵头的“中新元古代古大陆重建与原型盆地分布预测研究”着眼国家“超深层新层系”油气资源战略,重点开展中新元古代超大陆聚散过程及其控制下的华北、扬子、塔里木三大稳定陆块原型盆地性质、分布、后期改造,研究将提出中国中新元古代古大陆重建与全球对比方案,揭示超大陆聚散背景下原型盆地性质与形成机制;揭示三大陆块原型盆地发育与后期叠加改造规律;实现中新元古代盆地含油气远景评价,为深入开展我国中新元古界新层系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基础支撑。
          土木学院李杰教授牵头的“城市市政管网运行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将系统研发市政管网系统健康监测与诊断技术、事故管道快速修复技术及装备,发展综合管廊规划建设与运行监控管理技术;建立城市市政管线、管网系统的多维度综合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发展市政管网系统运维安全预警技术,健全现有规范标准体系;实现市政管网系统运行安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技术装备在城市市政管网系统智能监管平台上的综合集成应用。李杰介绍,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市政管网系统健康诊断原理与技术,复杂环境下地下管网系统功能快速修复技术与装备,事故网络运行可靠性分析技术;市政管网系统环境致灾效应与网络运行稳定性,市政管网局部失效到系统大面积瘫痪的演变机制,城市市政管网系统综合风险评估技术等。
          物理学院陈鸿教授牵头的“新型人工带隙材料和器件”瞄准光子能带与带隙调控新材料与新器件展开光子调控研究,拟解决光子带隙调控的非传统机理和新现象;复杂和特殊结构人工带隙材料的设计、制备和表征;开发出若干满足国家重要需求的新型传播材料和新型发射器件的设计、制备。
          另外,汽车学院余卓平教授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汽车学院白傑教授在“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以及材料学院张雄教授和土木学院李国强教授在“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中依托相关企事业单位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也获得立项支持。
          据悉,近期李杰牵头的城市管网项目、杨风丽牵头的原型盆地项目分别召开启动会,项目组已按照任务书设定的目标开始了分课题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