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音教授做客《大医时间》分享大学心理成长[图]

11.10.2014  13:27

10月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张海音教授做客第二十三期《大医时间》,在闵行校区东上院500做题为“大学生活,心理成长的重要驿站”的演讲。

张海音首先表示了对医学院新生学习生活的关切,并介绍了人类心理成长的各个阶段,提出了家庭环境对个性成长的深远影响。他以婴孩成长现象的实例表明了独立与依赖的复杂关系,并认为,基本的信任是建立于人际关系的安全感上,而个人如何对待竞争是与成长经历相关的,所以大学生做到深入了解自己,比知道应该怎么做更重要。张海音用一真实的学生自杀案例反映了学业上自尊与竞争处理不当的后果。他强调:学业并不代表一切,同学们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WHO指出:健康不仅仅是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该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张教授认为健康还应该包括文化和灵性上的完整。

此外,张海音介绍了中医强调的“心身统一”的理论,并引用西蒙·弗洛伊德的理论解释了“人类身体上的许多痛苦都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与病变无关”这一经典观念,并介绍了A型行为特征等典型的心身疾病。他引用了大量自己做心理医生的实例,来向同学们解释处理自己负面情绪的重要性。

对于现实中经常出现的心理调整的几个误区,张海音指出,要求自己面面优秀是不现实的,会很累。每个人都有短板和一些心理问题,但我们不要随便给负面情绪贴标签。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心理体验,它是健康背景组成的一部分。

日子难过也得过,过着过着还不错。”张海音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真实形象的案例,为到场同学讲解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在讲座的最后,他为大医时间题词“坚持从医道路”,鼓励新生们坚定信念,走好医学路上的每一步。

热情的掌声代表了同学们真挚的感谢,同学们通过这次讲座收获了有关心理健康的诸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