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用歌声演绎“战争与和平”

07.09.2015  12:34


9月6日是《犹太人在上海》首轮演出的第四场,也是本轮的最后一场。这部音乐剧由中国和以色列两国合作完成,整部剧都围绕真实的历史事件展开。而在梁芒、金培达、张叔平等大师的通力合作下,2小时的演出也为观众们深情再现了那段70多年前,上海市民与犹太难民间写就的大爱往事。


半页的故事 特别的历史

 

全剧从最后一班满载犹太人抵达上海的轮船开始,男主人公犹太青年弗兰克·斯特恩在下船时,不慎失落了生死未卜的父母留给他的一个怀表,被上海女青年林亦兰拾到,两人一见钟情……


真实原则 上海味道浓

犹太人到上海下码头时的栈桥还原


上海弄堂里生活的感觉


导演和创作团队翻阅大量文献、资料,远赴英国和以色列考察,做大量采访,并走访当时在上海生活过的犹太难民,不断挖掘、求证那段真实的历史。在剧本创作中,导演坚持保有故事、历史、时间的真实,还原上海人民和犹太人民的情谊。



在上海,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除夕,除旧迎新,一切都会有一个新的开始。


服饰做旧 注重细节

不合身的衣服打造“不合适中的合适


服装灰暗系为主,整个二战期间,无论上海人民还是犹太人都过着非常艰难的日子。徐俊导演再次邀请美术大师张叔平担任《犹太人在上海》的服装总设计,并提出了“无色美学”的概念构想,以描写战争的残酷、无情和黑暗。


专业演员 国际派头


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女二号扮演者:“基辛格是我外祖父的表哥。我私下里请他来看我们的演出了,他在美国很忙不能前来,不过他很开心地给我们这部剧的海报签了名。我们家族二战时期是乘最后一班船离开德国的。当年我的外祖母与我现在在剧中扮演的角色瑞娜是同一个年纪,我很高兴饰演了年轻时的外婆。



既为了尊重史实,又为了今后走向国际舞台,该剧采取中英双语对白甚至合唱。中国人扮演中国人的角色,说、唱普通话或者上海闲话;以色列演员扮演犹太人的角色,说、唱英语偶尔夹杂希伯来语。因此,观赏该剧时,既能感受到上海味道,还能看出国际派头。



虚实相间的舞美灯光也相当有国际水准。金属工业化的转台由4块可移动的2层楼台构成转台,通过各种组合,既像轮船、又像工厂,加上垂吊下来的不那么完整的石库门窗框,既顺利实现了场景转换,也具有穿梭于上世纪30年代与当代之间的时空穿越感。最值得嘉许的是最后林亦兰与弗兰克生死两隔时,满台垂吊下来,如星光点点般的圆形灯泡,予人以温暖和希望……

中西融合 完美展现


上海味道与国际派头的融合一点儿也不生硬,正如当年上海人民与犹太难民的互帮互助。当犹太人在被限粮至每人一天只有一顿饭时,上海人送给他们“大饼油条”。他们疑惑何为“大饼油条”时,上海人很热情地解释:“大饼油条就是bread(面包)”。中英双语演唱动情歌曲时,因为使用重唱的手法,使得中英文歌词并不完全重叠,像是“对话”,也像是“解释”。


亮点↓↓↓

这个以色列的小正太,各种激萌!


作为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的音乐效果非常的优秀。


舞台还在黑暗中的时候,耳边骤然的响起来纷飞的硝烟、弥漫的战火,飒飒的风声,仿佛德意志的飞机从头上呼啸而过。


视频:《犹太人在上海》的台前幕后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