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面馆“死而复生” 拷问着现有的执法思路

28.05.2015  11:08

  原标题:无证面馆“死而复生”拷问监管思路

  5月28日消息:近期,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代表针对一些多次执法的食品安全违法摊店开展突击回访,结果遗憾地发现,大多数屡遭打击的无证照食品店依然高唱“昨日依旧”。昨天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专题会上,代表纷纷指出,连续多次突击所暴露出的这个问题,表明上海食品安全仍然存在执法不力的瓶颈,违法行为的强盛生命力,拷问着现有的执法思路。

  许丽萍代表已多次参加市人大组织的食品安全“回头看”活动———这一活动主要对此前重点整治的无证照违法食品摊店进行突击回访。本月13日,她来到之前多次整顿的某区域,结果发现除了少量店铺已拆除外,绝大多数违法摊店一切照旧,有的甚至边装修边营业。金永红代表回访宋园路发现,开在法院大楼旁的一家面馆,前几天刚刚被勒令歇业,第二天又生意盈门。两位代表都用了一个词语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心情沉重”。“看起来,我们政府下了那么多功夫所做的努力,都没啥效果。”许代表说。陈保平代表说,这些摊店高唱《昨日依旧》,下一次去,会不会又唱《再回首》?

  为什么监管部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整治,而违法摊店的生命力却越挫越勇?“说明我们下的药不对路。”许丽萍说,现在动辄搞运动式整治,动用大量财政,收获却甚微,应当反思执法思路在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发现问题的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进行一场深层次改变。

  “照这样的执法思路,无证照摊店是永远不可能杜绝的。”金永红代表说,目前执法只站在监管部门层面,而忽略了来自市场的刚需。“大量来沪农民工需要依靠这种方式维持生存,大量中低收入群众需要廉价的食品解决肚子问题。”金代表表示,此次“回头看”活动曾到访浦东一家生产盒饭的黑作坊,深挖发现,这家黑作坊专供某些工地。“你打不掉它,因为建筑工人需要它,他们不可能去管理规范但价格昂贵的中央厨房订饭,执法者是否对这个问题做过深入思考?”他建议,要从市民群众实际需求出发,重新调整对餐饮经营的证照审核门槛。

  根据市食药监管局局长阎祖强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市无证照餐饮经营者中,有60%是因为缺乏房产证或合规租赁手续以及油烟扰民。代表们纷纷提出,应当对这60%予以区别对待。“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问题,应当是解决食品不卫生不安全的主要矛盾,只要经营业主在这个问题上能够改进,房产证和租赁手续的条件应当放宽。”金永红代表说,对于能够确保食品进货渠道和消毒措施的经营者,只要解决了油烟扰民问题,建议尽快发放证照,将这样的摊店纳入日常管理。陈保平代表也认为,不能为监管而监管,执法要兼顾市民生活需求和弱势群体的生存就业。他建议,从最简单的健康证和消毒措施入手操作,符合这两条就先发证,再逐步提高改善。

  对于人大代表的建议,市食监局副局长顾振华表示,下一步重点探索备案制,对不扰民的经营者先行试点经营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