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非法客运将纳入"涉黑名单" 就业信贷均受限

26.11.2014  11:26

  11月26日消息:将非法客运处罚信息纳入信用平台,从事非法客运人员的就业、信贷等多方面都将受到限制,这是昨日从“本市整治非法客运推进大会”上传出的消息。

  据了解,经过比对,在4800余条非法客运人员信息中,40%的人员持有居住证;而每辆非法客运车辆2011年以来平均被查获交通违法8.6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此,执法部门进一步推进综合治理,通过将相关人员信息纳入“涉黑名单”、提高“黑车”关注度等级等方式,强化整治效果。

  据了解,今年以来,公安和交通等部门开展了21次全市性集中整治,2040余次各类区域性专项整治,近期正在开展新一轮为期5个月的全市集中整治。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21日,本市公安部门查获“五类车”交通违法案件131.4万余件,暂扣“五类车”17.8万余辆。交通执法部门查处“四轮机动车”非法客运5,008辆,较2013年同比上升245%。尤其是,今年8月1日,自《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若干规定》、《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这两项新法新规实施后,整治力度再一步提升。

  在严打态势下,非法客运人员仍然通过佩戴墨镜、帽子、口罩等物品刻意遮挡面部,将车辆停靠于街面监控以外区域,不开口用手势议价等多种方式规避执法,给执法带来难度。同时,现场暴力抗法和事后闹访缠访事件呈增多趋势。

  对此,执法部门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推进综合治理,以此强化数据对接。据悉,目前,交通执法部门已梳理6000余条“四轮机动车”非法客运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市公安局人口办、交警总队、治安总队、刑侦总队,市人保局资源开发处、市经信委信用管理处6家单位。经过市公安局人口办对4800余条非法客运人员信息比对,发现有1800余人持居住证,占40%左右。而经交警部门比对发现,每辆非法客运车辆2011年以来平均被查获交通违法8.6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对此,市公安局人口办目前已将相关违法信息导入实有人口库,供相关部门查询。刑侦部门已将相关人员信息纳入“涉黑名单”,治安部门纳入治安管理重点对象,交警部门纳入违停和证照查处重点对象。

  另一方面,非法客运人员的信息也将被纳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据介绍,市经信委信用管理部门开设端口,将相关非法客运处罚信息纳入市信用平台,并面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将对从事非法客运人员就业、信贷等多方面形成限制、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