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河道全达标 从行业倒数第一到长效治理冠军

17.11.2015  18:07

  静安闸北两区合并,改写了静安区没有河道的历史,更值得高兴的是,该区所有河道全部脱离劣五类水,有部分河道达到III水和IV水的良好标准。

  根据2011年闸北区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报告成果,该区除苏州河外有内河11条段,全长近24公里。其中彭越浦、东交泾、俞泾浦、西泗汤和走马塘为市管河道,总长约17.66公里,其余为区管河道,总长约5.61公里。

  当时7个人后来增加到9个人的原闸北区河道管理所,运用市场化方式,以政府采购的形式,通过公开招投标落实专业养护队伍,确保了中标养护单位均具有河道养护资质。通过水生态构建,在徐家宅河、江场河、先锋河通过底泥疏浚、“ANCS”水处理技术、种植水生植物(水下森林、生态浮床)、投放微生物、曝气增氧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改善和重建河道生态系统,保障河道水质,并通过沿河景观绿化的改造,使河道在感观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最近,为了减少曝气装置对沿河居民的噪声影响,河道所针对某些河道上游水体溶解氧较低、下游存在排污从而导致河道水质较差的问题,通过在全河段设置太阳能曝气装置,白天采点蓄能,晚上在和底部发电提高水体溶氧,加快水体内有机物的降解,在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同时做到不扰民。

  从2009年行业内倒数第一名,到2014年全市河道长效管理第一名,原闸北区为新静安区奉献了11条全部达标的干净河流。接下来,静安区河道管理所将在蚂蚁浜河道整治中,全面完成本市水清洁行动关于中小河道生态治理的目标,进一步创造河道生态与景观相辅相成的新亮点。

   相关链接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Ⅲ类主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工业用水区;Ⅴ类农业用水区。以下为劣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