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文化馆改建工程开工 改造后建筑体现"海派大气"

03.02.2015  08:36

  东方网2月3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位于乌鲁木齐北路上、建于近60年前的静安区文化馆,其改造工程日前正式启动。由于位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因此改造后建筑的体量将不发生大的变化,将定位于专业公益文化服务场所。

   因“钱柜”而受人关注

  位于乌鲁木齐北路上的静安区文化馆建于1958年,紧邻静安宾馆、上海宾馆、华侨大厦和希尔顿酒店等著名地标建筑。很多上海老百姓知道静安区文化馆,是租赁其中的大陆第一家“钱柜”卡拉OK,成为70、80后一代的记忆。

  此次静安文化馆改造工程已于日前启动,计划在2016年5月完成全部改造,恢复向市民开放。改造设计方案结合静安中心城区的特点和上海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改造后设置有多功能报告厅、艺术画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以用于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延展性活动。

   改建将体现“海派大气

  根据提供改造设计方案的现代设计集团透露,方案充分考虑到静安区“海派、高雅、大气、融合”的区域特质。通过最小限度的拆除和新建,在逼仄的城市核心区营造出尺度宜人的中心庭院。同时,场馆建筑的屋面改造成互为连通的屋顶花园。

  由于处在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建设控制范围内,此次改建设计保持沿街建筑层数、高度不变,建筑外立面通过横竖两块玻璃面分割成体量匀称的两块实体,大实大虚,自然将文化馆的主入口在乌鲁木齐北路沿街凸现出来。实面为砖红色陶板幕墙,在文脉上与静安区的建筑历史相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