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让老人感悟风霜后的从容

09.12.2014  10:30

  12月9日消息:上海,早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而中心城区静安,老龄化形势更严峻。2013年数据显示,目前静安区户籍老人总数逾9万,超过户籍总人口30%。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如何有效帮助他们转变社会角色、排解孤寂心理、安享幸福晚年,这引发了全社会广泛重视和热议。

  去年下半年起,静安依托市社区教育特色品牌“乐龄讲坛”为载体,率先在社区学院开设“感悟生命”系列讲座,将人生意义的理解、生命价值的认识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等渗透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讲座。截至目前,先后为8600余人次老年人授课。

   莫使白发空悲戚

  从古至今,随着岁月流逝,光阴不再、青春不复,年迈者的内心都会激荡起淡淡忧伤。特别是当代老龄化社会,这种孤寂的、边缘化的心理情绪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普遍根植于老年人群内心深处。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大力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如火如荼,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老人们“悲忧”的状态,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与此同时,社会日新月异也引发了新的思考。老年教育应逐渐由“欢娱型”转向“引导型”教育,单纯地以“唱唱、跳跳、吹吹、弹弹”等形式为主的教育无法真正满足他们的精神渴望,更无法涉及老年教育的核心领域——思想精神与人生、生命的教育。

  在内容丰富的公益讲座基础上,静安还进一步推出“岁月留痕”、“生活中的心理学”等相关配套老年教学课程,系统、科学地传授老年学员们一些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社区学院还广邀各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编撰市民读本与系列丛书,打造一支科研队伍,加强对于老年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索,试图从根本上提升老年教育的品质。

  经过一段时期实践,静安的老年生命教育已基本形成“讲座、课堂、书籍”的“三重奏”局面,“多维度、多视角”地开展适合于老年群体的生命教育系列课程,赢得一致赞誉。

   风物长宜放眼量

  正确对待人生,一定要以宽阔的胸襟和长远的眼光去观察与反思,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只有高瞻远瞩,才能将一些问题看透彻、想明白。对于老年生命教育工作也要秉持这样的精神,站在一定高度去统筹规划,才能建成真正有益于广大群众的教育。

  老人们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对人生也有各自不同理解。如何将这些见解转化为有益于社会的思想精神财富?生命教育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再次接受生命教育系列课程,老年人对人生意义和生命本质的认识与觉悟有了提升,在“思、辨、悟”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成为正能量的转播站。

  通过反复论证与调研,静安率先确立了老年人生命教育的目标:

  引导老人逐步建立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使个体与他人和社会、自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体现;

  指导老年人建立起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习和掌握有效的养生锻炼方法;

  引导老人能以科学的观念,和自身经历正确认识生存、临终、死亡等哀伤的事及情感;

  营造积极的科学养老环境,让老人们生活在一个透明、公开、接纳和有尊严的环境中;

  促使老人发挥自我正视生命,树长者风范,为社会的道德重塑,传播正能量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

  据此,静安侧重从人文呵护、实例讲述、交流互动、学思结合等几个层面多维度推动老年教育。

  比如在内容安排上,将重心偏向于人文学科,达到开阔老年人思路、改善生活和感悟生命的目的;在教学方式上,要求主讲嘉宾尽可能将理论寓意于生活实例和故事之中,曾有位老师聊到乔布斯逝世前的一段遗言:“……我生前赢得的所有财富我都无法带走,能带走的只有沉淀下来的纯真感动以及与物质无关的爱和情感……”这段话引发了许多学员的强烈共鸣与热议;教学形式上,重视师生间互动,包括知识互动、情感互动与心灵互动。

  此外,静安开设的生命教育系列课程也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启迪性,每一讲、每一课、每一书并不是提供给学员一个现成的、统一的、固定的答案,而是留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和余地。

   人生得意须尽欢

  一个人金榜题名或荣华富贵之时,远不及儿女成群、子孙满堂的晚年来得幸福,都不及智慧、安康的晚年生活来得“得意”。这份“得意”源自历经风霜后的淡然,源自不断学习中的领悟。

  老年教育是唤醒老年人生命意识的一种活动。生命意识的养成,不但能使老年人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价值,也能养成他们丰富的生命情感、坚强的生命意志。

  一位盲残学员贺文葵曾这样写道:“我是盲残人,现实生活无可奈何,原来会处理的事情,现在都做不起来了。内心的痛苦,无法用语言表达,深深地感到人活在世上没有意思。幸好参加了生命教育课程,丰富了我的生活,重新唤起了我对生活的希望。”这无疑是对老年生命教育的最大褒奖。

  老年人不但要充分感受人生之美,更要将自己“美的感受”传承下去。“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有资格,更要有能力为青年人系好纽扣。静安的生命教育课程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学员杜懋荣在学习了“老年人与心理健康”课程后,曾两次撰稿大谈“父子之道”,分别从青年父亲,中年父亲,老年父亲三个时期来谈论父子关系,他写道“人生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父子之道的责任,当然应由‘父子’共担,不是一言堂,更不是无人喝彩的独角戏。”字里行间所展现出的,是一位睿智刚健的师长。

  “仁者寿,智者乐”,更多的学员说:“虽然我们不断老去,但只要学习不止,精神境界犹存,就能让我感受到无比荣耀。

  静安区老年《生命教育》系列课程既深入人心,吻合老年朋友教育需求,又能遵循教育相关规律。通过讲座、课堂及读本等形式的学习,更多的静安老年人懂得生命、人生的奥秘,充分感悟到了人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