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上海青浦监狱将传统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教改

13.08.2015  23:16

法制网讯 记者 余东明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见到曹悔时,他正在穿针引线,用顾绣的艺术方式临摹郑板桥的墨竹。曹悔是上海青浦监狱的一名服刑人员,因持刀抢劫被判入狱18年。从放下“伤人刀”到拿起“绣花针”,这种“行为反转”的彻底程度令人难以相信。“学会顾绣,也学会了思考。服刑改造8年来,我改掉了浮躁暴烈的坏脾气,取而代之的是安静与平和。”他说。

  曹悔只是青浦监狱“项目化”教育改造模式的受益者之一。“近年来,我们监狱致力于将传统文化艺术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教育改造项目,让服刑人员广泛参与和学习,通过此举起到‘静心修为’的改造效果。”青浦监狱监狱长王梦南说。

  其实像顾绣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造项目,在青浦监狱还有好多:玉雕、竹刻、剪纸、皮影、面塑等,这些项目结合了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化艺术,使得“项目化”改造领域日渐广泛,服刑人员参与性越来越强,形成了“一区一品”的良好工作局面。

  “‘项目化’改造模式的雏形源于20年前,当时我们与社会力量合作,创办了玉雕车间。上海是海派玉雕的发源地,而海派玉雕的特点是‘海纳’与‘精作’,非常适合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青浦监狱副监狱长徐纪兵说,“这也给今后挑选项目提供了价值取向,多年来,青浦监狱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悔罪、明理、守矩、致新’的服刑人员改造价值取向,只要符合这一取向的项目我们就积极争取并使之实现。”

  走进玉雕车间,30多名服刑人员正埋头创作,在现代化的“水凳”前,他们显得专注和认真。

  勾线、去料、粗雕、细磨……许军手中的弥勒佛造型渐渐清晰。这是一块和田玉,所有创作均由服刑人员完成。13年前,许军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刚入狱时,自己觉得没有希望,自暴自弃。然而当看到其他服刑人员完成的一件件玉雕作品后,他被迷住了,于是从无到有,学画画、学书法,最后通过层层筛选成为了玉雕车间的一员。

  “能进玉雕车间,大家都以此为荣,家人也为我感到高兴。现在就是一门心思学手艺,将来走出去能有一技之长,也会有尊严,艺术的熏陶让我看到了新生的希望。”许军说。

  据统计,20年来,从玉雕车间获得新生的服刑人员多达270余名。其中两人获得了“海派玉雕大师”的称号,也成为其他服刑人员的学习榜样和追求目标。

  “先把传统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教育改造项目,然后再把这些项目纳入生产链,这样就完成了教育改造与生产劳动的无缝衔接。”青浦监狱政委谢忠明说:“与此同时,我们充分把握教育改造中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不仅开发那些注重个性的文化艺术类项目,还大力开辟共性化的教育改造项目,将服刑人员全部纳入‘项目化’改造中去,在此过程中,服刑人员完成了对社会的回馈与感恩。”

  在青浦监狱,还设有一个服装厂,作为政府采购项目,这里专门生产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等政法系统制服。从制图、裁剪到缝纫,全部由服刑人员独立完成,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加上服刑人员的生产技能,保证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陈民因走私被判入狱8年,他毕业于某名牌大学企业资源管理专业,在这里,他负责电脑制图和信息化技术,还获得了劳动部门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

  “劳动能让我们跟上时代步伐,未来回归社会能多一些选择。”陈民说。据统计,近3年来,有52.8%的服刑人员获得各类文凭和职业技术等级证书。

  “对服刑人员的改造需要由内而外、表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管理执法水平、提高教育改造效能,确保监狱安全稳定。”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钟杰说,“项目化”教育改造新模式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一种有力探索和创新,通过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坚持,创新已经融入上海监狱系统教育改造的基因和血液,服刑人员因此获得新生,享受到创新成果。 (文中服刑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