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袁华为:从乌江漂来的公益践行者[图]

12.11.2015  16:08

人物白描:袁华为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大四

微笑”是他的常用表情,“惭愧”是他的口头禅,实践与思考是他常做的事。他,一个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行走了五年的人;一个坚定自我、乐观向上,在社会公益的潮流中漂流了五年的人。他,是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12级8班袁华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2-2013学年“诚信自强之星”荣誉获得者、2013-2014学年“校三好学生”、2014年共青团贵州省德江县委员会礼聘“春晖使者”、2015年“黔籍在沪青年十大优秀志愿者”之一。

用激情作引,以汗水为油,点燃“”年青春

他的大学,是从22岁开篇的。但也正是这多出的一千四百多个日夜,让他蜕去年少懵懂,找到自己的梦想所在,把爱心和热情一同灌进生活中。  

勤慎朴实,自强不息”,这是他的母校贵阳一中的校训,也是他一直铭记笃行的八个字。大一,他同时进入校学联、院分团委、院素拓中心、绿色爱心屋等学生组织,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获得了“优秀干事”、“明星干事”等各种认可。在爱心屋,他从一名普通的部员成长为运营总监助理,再成为副部长。在天气火热的夏天或寒风凌厉的冬天,不知你能否看见一个骑着爱心屋三轮到各学生楼栋发放报纸,或是收取爱心捐赠物资的身影,那就是他。小小的身躯里蕴藏着无尽的赤诚。  

早出晚归成了他的常态,为此,他也只能缩短睡眠时间熬夜学习。在学生工作特别忙的时候,他甚至只能吃泡面,宿管阿姨总免不了要劝告他注意身体。  

他兼做班级的寝室观察员,2012年为住在五楼的班级同学打了整个冬天的热水;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被评为优秀志愿者……他就是这样不遗余力地挥洒自己的热情。也正是这份热情和流不尽的汗水,让他的大学充实而快乐。  

当被问及和一群比自己小四岁的人共同学习会不会不好意思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总是开朗与乐观——“我的大学和大家一样,也会有四年。我之前比别人多花四年去经历曲折,去刷新自我,我已经把焦虑与迷茫提前经历。” 他记得进大学那年的晚会主题叫“”年,他也一直认为“放‘肆’的青春,就不能留遗憾”。诚然,在大学路上,他用激情和汗水,挥就“”年无悔。  

笃信而厚德,勤思以勉行,扎实反哺“”行

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当大学的梦想被照进现实的时候,履行我们责任便成了最大的挑战。从偏远贵州走来的他,想在成长的路上也能给故乡带来些变化。于是他将这份责任铭记于心,大学里每一次寒暑假,他都会参与志愿活动。  

早在2011年寒假,尚在高二的他,就曾与当地的一些大学生一起组织过“2011年第一届长堡乡春节联欢晚会”。拉横幅、写大字报、制作海报,甚至去拉赞助。他们从不被理解到获得援手,那次全新的实践体验让他心有触动,觉得自己能为家乡做些什么。  

2012年初,在共青团贵州省委员会、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中心的指导下,共青团贵州省德江县委员会的牵引下,“德江大学生联谊会”应运而生,他心中的满腔热情也有了发挥之地。之后三年,不论是录制高考祝福语视频,还是赴德江县煎茶中学、德江一中、德江二中,与即将高考的同学们沟通交流,他都保持着满腔热情。  

2014年暑假,原计划前往德江县第一中学进行短期支教的北大临时将活动取消。心里念着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睛,他临危受命,组织了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9所大学共15位志愿者,赴德江县第一中学开展“义教黔行,圆梦德江”夏令营活动。忘不了临行前130余孩子的不舍与挽留,当他得知这些学生在高考中突破了该校的多项纪录时,一种被肯定的感动长留于心。  

他用自己的行动和经历,给奋战在高考一线的同学们做榜样的同时,也给家乡的教育带来新动力,给发展中的家乡添砖加瓦,这就是他所说的“一边成长,一边反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015年1月,他再次带队奔赴贵州省德江县桶井乡文化完小,投身到“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之“引木为桶,凿井开源”冬令营活动。他们不仅举办了趣味运动会、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爱心义换等有意义的活动;更是走访不同经济层次家庭近50户。在对活动期间家访资料进行总结后,撰写了一万余字的调查报告,提交当地教育部门,并得到一定重视。  

老师,你们还会回来吗?”面对孩子们的期许,他无法用语言回答。他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以高频带动低频、线下牵动线上”是他的支教新观念。为了使这些短期内高频活动的影响更加长远,活动结束至今,他与校方仍保持着线上联系,关注学生们的最新情况。他还多次组织志愿队员进行回访,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反馈。青春的热血浇铸了坚强的追梦人,赤诚的乡恋成就了理想的实践者。  

当面对家人的不解、亲戚的调侃时,他会叩问自己,这样的坚持是否有意义。但经历越多他就越明白: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照进现实,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能化为行动;自己的原则,就是要做一个坚定而无悔的实践主义者,做实实在在的行动派。  

根生夜郎北,深耕湘土南,坚守志愿之“

根生夜郎北,反哺故乡情。他在曾经发表在《德江报》上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  

回望这几年,毋庸置疑,德江政府越来越注重人才,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进入一流学府。可作为走出大山的大学生,是否都在向上爬的时候,还会眷顾山下的风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山的胎盘中长成,教育的摇篮中长大,最后头顶着“大学生”的光环,附着数十万人的仰视,离开……  

人各有志,感恩为先。感恩是个过程,是一场又一场觉醒的汇编,需要在时间的河流里,拾起点点滴滴。可那些一路向前的人,是否都还记得,放牛时对着天空旷野,描绘出的十年后村庄模样?那些风雨兼程的赶路人,是否都还记得,砍柴时对着大山丛林,许下的美好愿望?那些助力一代又一代逐梦人的师者,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是否都还在坚持传承,对脚下土地的热恋?  

——《烟花易冷人难留》  

他困惑于家乡教育依然固执在“高分名校”的胡同里,不解那些风雨兼程向外奔的年轻人为何对故乡毫无眷恋。所以,在大学前三年已经提前修够了学分后,他决定利用大四上学期的时间,去完整地追逐一回自己的支教志愿之梦。  

在通过中国旅行义工支教志愿者的层层选拔后,他落足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鲤溪镇鲤溪完小。如今,他独撑五、六年级7个班级的体育课,负责学校体育方面的事务。每天6点起床,一天的安排满满当当。他说,比起在家乡那边做志愿服务,这次他能横向地了解到临近省份的基层教育现状,也可以促进他对农村基础教育更多的思考。  

把青春架上支教的列车,逸出象牙塔的围墙,与公益约一场有筹谋的邂逅。正如“目的地,永远不会是一个地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他把志愿者的责任与奉献镌刻在心中,每到一处新的地方,都用一个新的视角来检验自己的内心。作为一个从乌江漂来的公益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奉献践行着交大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