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李阳:用爱承受生命之重[图]

24.07.2015  11:11

人物白描:李阳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010级本科生 现在总装驻豫某基地勤务站服役

劫后余生助他人,千磨万击还坚韧,他是举起生之希望的吊瓶男孩;志愿服务洒阳光,温情传递三九暖,他是牢记饮水思源的交大学子;携笔从戎守家国,勤学苦练出战果,他是践行责任担当的当代军人。这就是李阳,一个“处困境不止独善其身,受人恩则思兼济天下”的阳光大男孩。

2013年9月,李阳报名参军入伍,目前在总装驻豫某基地勤务站服役。生命中有太多的不可承受之重,李阳却坚持用爱去面对一切、承担一切,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到部队的激情岁月之中,延续着无数人曾经精彩的生命,努力重建那曾经可爱美丽的家乡。  

灾后余生,找寻生命之光

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瞬间,大地满目苍夷,家园毁为一旦,无数鲜活的生命被夺走,成千上万的伤残者受困于残垣断壁、层层瓦砾之中!国殇!山河齐哀,举国同泣!  

你是我的好兄弟,我不想你死!”就是这一句生死誓约,当时还是北川中学高一(2)班的李阳苦苦鼓励他的同班同学廖波坚持住,并协助救援人员为廖波输液,帮助廖波终于逃出生天。吊瓶男孩由此而来,这是血泪与共、真情相伴的见证,是对生命和爱的最好抒写与诠释。李阳很多的同学、朋友、亲人们在这场地震中被夺去了最美的生命。李阳甚至亲手从学校的废墟中挖出了自己表妹的遗体。这样的一个历经大灾难的孩子,他的内心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悲痛与沉重。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逝去的生命将由活着的人来延续,李阳通过不断调整心态,放开心胸,也逐步投入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当中。  

饮水思源,探求生命之源

2010年9月,李阳进入上海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学习。入校伊始,李阳就开始积极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首先选择加入了国务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为学院“阳光之家”志愿服务队小组长,整整两年坚持每周三下午带领近20位志愿者前往莘庄和颛桥两处智障人士福利中心开展志愿者活动。至今,颛桥阳光之家的负责人还曾经问到志愿者:“你们那个汶川地震的吊瓶男孩,去哪了?他每回来,都能把这群大孩子们逗的很开心”。在一次次志愿服务中,他把自己想象成一米阳光,尽一己之力,耀一方天地,照亮着需要帮助的人。  

大二暑假,李阳带领班上同学回到汶川进行社会实践,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结合所学专业探讨家乡灾后重建问题。回到当时坍塌的高中,看着百废待兴的家乡,他不断叩问着自己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那些受灾的、贫穷的家乡同胞。回校之后,他开始思考入伍的事情。  

2013年9月,李阳报名参军,如愿成为总装驻豫某基地勤务站的一名大学生战士。当时与他同吃同住了三年的室友问李阳“你为什么要选择参军?”李阳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部队救了家人乡亲,建设家园故土。如今自己成了解放军,就要当个好兵,为家乡人民争气!”  

爱国荣校,弘扬生命之美

训练苦,学习累,但苦中有乐,累有所获——内务秩序井然有序,军事训练进步迅速,体能训练自我加压,这是李阳在部队的生活。随着时间流逝,李阳逐渐褪去学生的青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在部队的李阳阳光开朗,乐于助人。上铺的新兵在锻炼中不慎将脚弄伤,爬上爬下尤为不便,李阳于是主动要求将下铺让给脚受伤的战友,并连续一个多月帮受伤的战友整理内务。李阳擅长街舞,热爱体育运动,在连队组织的第一次篮球比赛中,凭着3分球60%命中率赢得比赛,荣膺新兵“三分王”。作为一名大学生士兵,李阳结合自己的所学专业,制作多媒体课件讲述震后家乡巨变、思考家乡建设与发展,台上讲得声情并茂,台下听得全神贯注。凭借优异的表现,李阳不出意外地被大家举荐成了连队小班长。2014年1月12日,部队传来好消息!李阳因表现突出,被所在勤务站授予团嘉奖,成为全站唯一荣获嘉奖的新入伍列兵。  

李阳在部队目前担任营部通讯员工作。善于思考的他,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把连队所有的登记统计、安全工作、政治工作等档案资料和具体事务文件进行了规范与推广。踏实肯干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让营部领导对李阳赞不绝口。  

2015年1月,李阳因为表现优异,刻苦钻研,勤学苦练,踏实肯干,英勇善战,团结战友,工作能力强,军事业务技能过硬,更是被连队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014年度优秀士兵,用自己的行动充分展示了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另外,李阳还在部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15年6月在部队发展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  

好儿男戍边卫国挺身投入三军列,优学子能文尚武立志愿为万里城。李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践行着对生命浓烈的爱,对祖国浓烈的爱。待归来之时,愿李阳脚踏实地学习专研,投身祖国发展,实现心中重振家乡之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