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青年教师为西藏班学生讲授徐家汇历史人文[图]

25.11.2014  02:20

2014年11月23日,在上海交大青年教师联谊会的组织下,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办公室吕薇老师来到徐汇区复旦中学,在西藏班同学中开展《徐家汇历史人文之旅》主题志愿教学活动。

吕薇从同学们日常接触到的上海方言谈起,简单介绍上海的历史,继而介绍徐家汇的历史与由来。徐家汇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晚明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在此建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并著书立说,逝世后即安葬于此,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吕薇提议感兴趣的同学可前往光启公园参观,而徐家汇内分布众多、历史悠久的天主教堂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人文景观。

随后,吕薇用一系列精彩图片,将与徐汇区相关的历史名人娓娓道来,如宋氏三姐妹、马相伯与盛宣怀,并展示了复旦、交大相关创建历史。谈到交大徐汇校区内各建筑时,吕薇提起几个很有趣的细节:为什么交大内早期建筑多为哥特式、罗马式等西式建筑,而校门却为牌坊式、仿清宫殿式?为什么教学楼命名为上、中、下院,有何特别含义?同学们热烈讨论后,吕薇揭开了谜底:南洋公学为洋务运动之时所办,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上、中、下院则是区分不同教育阶段,为中国最早分级教育体系的学府之一。吕薇还讲述了交大老图书馆、执信西斋等老建筑的图片及故事,引起藏族学子们极大的兴趣。

两节课的讲座中,吕薇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精彩的图片资料,使藏族同学感到收获颇丰。同学们积极与吕薇互动,志愿教学在活跃而温馨的课堂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