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飞机颤振事故有望避免

19.08.2015  21:33

作为工程科学前沿的一次大检阅,2015中国力学大会近日在上海交大开幕。首个“钱学森力学奖”被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俞鸿儒,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获“周培源力学奖”,两人成为本届中国力学成就奖得主。大会上还传出消息,飞机颤振事故今后有望避免。  

1940年11月7日,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横跨塔科马海峡的大桥在微风的吹拂下剧烈晃动,最终完全垮塌,经调查,大桥垮塌的罪魁祸首不是别的,正是“颤振”。与会专家指出,颤振是气动弹性力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飞行器、高层建筑和桥梁等结构都可能发生颤振,一旦发生颤振,建筑物或飞行器将会造成灾难性的结构破坏,发生事故是免不了的事。    

尽管航空界、力学界对避免和抑制颤振的问题已有长期研究,但多数研究是基于简化模型进行的,最终的研究结果与实际工程相比有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解决飞行器颤振问题,此次,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力学学会前任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的特邀报告介绍了避免飞行器由于结构与空气之间的弹性耦合而引起颤振的理论、计算、实验融为一体的工程科学研究方法,可有效抑制机翼的颤振失稳,避免事故发生。    

来源:《青年报》 2015.08.19 第10版 青年  

原文: 飞机颤振事故有望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