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青少年赛艇联盟成立 塑造好身材好性格

12.07.2015  11:21

  7月12日消息:日前,国内首个青少年赛艇发展联盟——上海青少年赛艇联盟成立。赛艇是最早传入上海的西方体育项目之一,但多年来仅限于专业运动员培养,公众认知度和普及度较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虽然14年前就开始尝试赛艇运动,可至今尚未在其他高校形成气候。

  事实上,赛艇从一项英国人的消遣娱乐走向世界和奥运会,很大功劳源自已举办161届的牛津剑桥赛艇赛。一场校园赛事为何有如此生命力?

   塑造好身材好性格

  “在剑桥,最受欢迎不是读书,而是赛艇,超过六成的学生玩赛艇。”剑桥赛艇队的小伙子海耶斯介绍,剑桥有31个学院设赛艇俱乐部,每个俱乐部又至少有两三支队伍,男女队都有。

  1829年,两名分别就读牛津、剑桥且都叫查尔斯的好友突发奇想——搞一场两校划船对抗赛。首届比赛在远离伦敦的泰晤士河上游举行,有2万人观看。此后,这项比赛不断完善。尽管规定参赛的必须是在校学生,但队中不时有来自各国的奥运会冠军。同时,比赛接受企业赞助,冠名权也可以卖给企业。每年大约有25万人到泰晤士河两岸观看比赛,收看电视直播的约700万人。

  校方作过统计,一个学生加入俱乐部,整个大学阶段至少要花费6个多月时间在赛艇上。这意味着,他们一边玩赛艇,一边要兼顾繁重的学习。而剑桥100多支队伍中,只有一支队伍能代表学校参加最终较量。“如此艰苦,可还有那么多人喜欢,这是因为赛艇运动本身的魅力。”房地产业巨头王石在接触赛艇后欲罢不能。他总结赛艇的好处:一是塑造好的身材,提升人的精神状态;二是塑造性格,感受团队精神和信任。

   赛艇需要群众基础

  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第一次举办名校赛艇赛,复旦、交大、清华、北大等组队参赛。当时,交大队还战胜了前来参赛的牛津大学队。然而,热闹只是昙花一现:轰动一时的清华北大赛艇对抗赛停办了;在上海,坚持赛艇运动的也只剩下交大。

  对此,王石的观点是:缺乏群众基础。王石入主亚洲赛艇联合会后,把年度预算从6000美元直接提升至100万美元,全部用来推广,并在剑桥开设赛艇训练营。在他的鼓励下,上海青少年赛艇联盟成立,集合了复旦附中、平和、包玉刚、世外、建平、进才以及常州牛津公学等8所学校。此外,王石还在交大EMBA组建了上海的第一家赛艇俱乐部。

  下周三,首届世界名校赛艇赛在沪举行。牛津、剑桥等强队将与交大、清华、北大在淀山湖竞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