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里的小秘密:软软糯糯的美味怎么做出来的?

03.04.2016  14:00

>>>直击清明小长假

原标题: 捣青汁、和粉团,青团里藏着什么小秘密?

  清明到了,青团圆圆一颗,俏皮像春日里的小囡,扎麻花辫,系碎花围裙,处处透着一个嗲。糯米的滑嫩粘韧,豆沙的绵爽细腻,在一层清新甘洌的青草香晕染下,韧、绵、甜、涩的层次才渐渐丰满。今天,静宝就带你好好“八一八”青团。

  图片说明:青团是怎么做出来的?

  青汁、糕团和馅料,构成了一枚青团最重要的三大元素。

   青汁

  青团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春意浓浓的翠绿。但好好品鉴它,精髓却是埋藏在这绿意中略带清苦的芳香。

  按青团取汁的主要原料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艾草青团,鼠曲草青团和麦青青团。

  虽说不同植物都有其独特的风味,但它们都具有一种清新的香调,能带给人愉悦的“青草香气”。

  它来自一种叫做叶醇的香气分子,当叶片被压碎揉捻时,细胞破裂释放酵素,发生的一系列反应使青草香更加明显;而经过加热之后,这种香气又会逐渐消退,属于植物自身的乡风野味方显山露水。

   艾草

  艾草是如今青团取汁的主流,因为它气味甘洌又芬芳,清明前后长势最为茂盛。

   鼠曲草

  青团最早是用鼠曲草取汁的。鼠曲草生命力顽强,比艾草更常见,河边田埂都能落地生根。

   麦苗

  相比起前面乡间野生的两位,田里的麦苗是最容易获得的食材。

  麦苗在古时并不如艾草和鼠曲草为典型的食材入馔,没有野生草物甘辛的味道,香气也不够浓烈。无奈到了现代,人们对青团的需求是在太高,才有了大量使用麦苗榨取的麦青汁这种替代品。

  除了这些用来染色的植物,有时做青团还会用到柚子叶或者山矾叶,洗净后铺在蒸笼上,蒸出来的青团既不会相互粘黏,还会再添一层绿叶自身的特殊香气。

   糕团

  米粉做面团,最关键是追求稍稍有硬度、不粘牙的口感。如果全用糯米,就和黏嗒嗒的汤团无异了,所以还要加适量粳米。

  磨米浆前,需要根据米的品质来决定粳米和糯米所用比例。

  米在浸泡充分后用石磨推,让晶莹的大米融成乳白色的粘浆,再加入青汁。讲究的话,入锅需煮、搅、熬、翻,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熬成干糊后,移到干净的木盆内揉团,经验老道、浑身是劲的人才能揉出韧性十足的面团。

  还有一种做法,保留青汁滤后的纤维残渣以强调香气。混合了青汁的米团放入木臼里,用很重的木锤一下一下地敲打,让米团和草叶充分融合,这样蒸出来的青团表皮会留下深浅不一的斑驳。

  馅料

  甜 党

   豆沙馅

  豆沙馅是青团最经典的搭配。做豆沙是磨性子的活儿,豆沙要炒透,炒到绵密细腻的沙绪感,留皮可增香。

  重油重糖是一颗豆沙馅的灵魂。江南人嗜甜,剔透玲珑的猪板油要能钻进豆泥和砂糖中,是表现甜味最好的载体。

   百果馅

  苏州文魁斋的正仪青团,在清末就被列为进贡时令品,其中百果馅儿的青团最讨喜。用去核大红枣碾成枣泥,掺白糖和胡桃肉做成。

  咸   党

   春笋豆干肉丁馅

  纵然有再多咸酥鲜香的搭配,咸口中春意的担当,还非入时令的春笋莫属。将这三种食材分别切丁,入锅前直接下五花肉丁煸香,猪肉自带油脂,包裹着笋的水灵和豆干的鲜。一口下去,脆的糯的,咸的鲜的,统统都有。

   青团的三姑六姨

  用米粉揉团、青汁染色再包裹馅料,清明前后食用,是青团最显著的特征。而有相似特点的青团“近亲”还真不少,多数分布在江浙沪闽及赣皖一带。

  福建 FU JIAN

  “胡建人”吃的叫菠菠粿。《闽产录异》记载:“菠产福州,叶似野艾而干矮,清明取其汁作粿”,因取汁的植物叫菠菠草而得名。菠菠草就是鼠曲草,别忘了这货有五十多个别名。

  “胡建人”做粿皮的制作工序和江浙略有差别,将菠菠草洗净后放入浸泡过的米里,先磨米浆,再脱水,用干米浆擀成很薄的像饺子一样的外皮。

  江西 JIANG XI

  在婺源,清明粿是最重要的节令事物之一,不同地方吃法还不一,东北乡是满月般的圆饼状,而西南乡会做成两头尖尖中间饱满的扁舟状。

  选立春前后的野生嫩艾草和粿花,摘杂草去黄叶后,加井水或者泉水一起煮汁。腊肉、火烘猪肠、笋干、野薹、豆芽和蒜头用作辅料,加少量盐、辣椒和猪油入锅炒香。

  浙江 ZHE JIANG

  在浙江,清明粿的吃法和做法就太多了。莲都人唤作“蓬点心”,像包包子一样攒出整齐密集的褶子,捏成弯弯的月牙状,甜味的松花馅是最特别的一种。

  庆元人称“社粿”,只用糯米捣团以追求粘牙的口感,加香菇片和土猪肉丁,烙薄饼。

  景宁一带的吃法与其他地方无异,除了蒸法更走心:用三片山茶花叶,轻轻贴在清明粿上,像小帐篷一样,蒸出来的粿子植物香气浓厚。

  仪式感最强的吃法,是将馅料包好放入木板做成的印模中,上面刻着“吉庆”、“如意”、“兴旺”三种寓意祥和的篆体字,其实挺像月饼。除了当做祭祖的供品,清明节那天还要早中晚三顿,最少各吃一个——据说这样才能得到祖先的庇佑。

  江苏 JIANG SU

  如果上面都是上海青团的近亲的话,那苏州绝对可以算它的直系亲属,从外观到称呼都差不大几。

  苏州一年十二个月都有应季点心吃,一月元宵二月撑腰糕,到了三月就是青团子了。(如果你接着往下念,还有:四月神仙糕,五月肉馅团,六月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

  青团的由来众说纷纭,苏州人是感怀当年大禹平息太湖水患的恩德。

  太湖安宁了,附近才能好好种小麦。所以苏州人用浆麦草作原料取汁,也有纪念大禹的意思。浆麦俗称野小麦,早春生长在河岸头,体格高大,茎节处呈朱红,味浓,做出的青团自带微甘。其余地方也用茶叶、麦叶或者芋头叶取青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