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为啥这样"红":老字号创新+网络滚雪球效应

03.04.2016  08:26

  谁能想到,一款青团能够如此走红,成为众人追捧的“爆款”,吸引大批市民排队8小时。百年老店杏花楼出品的咸蛋黄肉松青团,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昨天本报对此现象的报道引发读者讨论。

   创新口味引来关注

  “肉松鲜,咸蛋黄香,混在一起没有‘柴’的感觉,而口感油润细腻,加入艾青汁的外皮也很有咬劲。”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市民茅蔚一买到就立马吃了一个,他告诉记者,这款从没吃过的青团味道特别好。“传统口味吃了好多年了,没想到青团也能有新花样,很想尝一尝。”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口味“”加“”是消费者愿意排队的最重要原因。“杏花楼是百年老字号,产品有口碑,但要真正点燃消费激情,杀手锏还是推陈出新。”一名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很多老字号抱着几款经典产品过日子,路越走越窄,只有创新才能长青。“现在的经典产品,也是过去新创的‘爆款’,所以老字号创新不但不违和,反而是应有之义。

   网络传播引爆消费

  “我是在微信上看到朋友转发的美食评论,说这款青团特别好吃,所以来排队的。”在杏花楼福州路总店前,早上5点就来排队的公司白领张娜告诉记者。记者在现场看到,等候的队伍中有不少年轻人,而他们买到青团后,几乎都会立刻拍照发上网。事实上,咸蛋黄肉松青团最初的走红,就来自网上传播。

  “我们也没想到这款青团会这么火。”杏花楼办公室主任孙春莉告诉记者,此前他们并未大力推广过咸蛋黄肉松青团,而是几位品尝过的网友发上网后,才逐渐发酵成为“网红”。随着网络上犹如滚雪球般的快速传播,终于让这款青团成为“爆款”,这也为老字号的营销工作打开新思路。

   黄牛”炒作惹众怒

  一边是美味青团排长队,一边是“黄牛”炒作卖高价,这让不少市民感到愤怒。

  48元一盒的青团,被“黄牛”一路炒高,从最初八九十元一盒,到现在最高卖到300元一盒,青团变成了“金团”。面对“黄牛”倒卖青团,甚至是卖排队位子的行为,不少市民颇为愤慨。为此杏花楼从最初限购10盒咸蛋黄肉松青团,变成限购5盒,昨天又减少到了3盒,同时还推出预订机制,一盒起订。市民更可以选择在清明节后购买,让“黄牛”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