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中年妇女霸路收停车费数年 每车每小时10元
武林商圈是杭城的中心,武林广场则是中心的中心。别处寸土寸金,这里寸土十两金。
昨天,钱报96068热线接到一条报料:武林广场杭州大厦边,有几个中年妇女在乱收停车费,这现象已经很久了,只要在这里停车,她们就要收10元钱……本报记者赶赴现场后惊诧地发现:这一段路并没有划车位,收停车费的是两个阿姨。多位在附近上班或经商的人向记者表示:她们不是停车收费员,却逢车必收!而且已经很多年了!
收费还是免费
她们说了算
昨天下午3点左右,武林广场西通道的一侧,一个穿着白色雨衣的妇女正在向一位别克司机收费。钱报记者走到了她身边,称自己上午在这里停车,没拿发票,想回来拿一下。
“好的好的,你要几张?”大姐似乎很好说话,从钱包里掏出一打发票,随手给了记者5张。发票上写着“壹拾元整”,一侧还盖着浙江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发票专用章,背面印着“防伪说明”。
这时,另一个女子出现了,一身黑色衣服,戴着顶黑色帽子,看起来40岁左右。“你无缘无故干嘛给她发票?!”
“这里不是购物就免费停车的吗?”记者问。黑衣女子没有作出任何解释,直接大声说道:“哪里来的免费停!都跟吃饭一样,有白吃的吗?!”
“这里到底几块一小时?”“10块!”“怎么计时?”“我们自己记本子上!”“哪些地方归你们收?”“这里都是。”……
几个回合下来,黑衣女子有点不耐烦,似乎也察觉到了异样。记者正准备离开,她追了过来。
“你车牌号是多少?”“你买了东西,是不收费的。”“收了你多少钱,我退给你。”“我给你拿几张免费停车票来,以后不收你钱。”……
在“好意”被一一回绝后,她开始求饶:“我们也不容易,能不能不要曝光……”
停的车少说有四五十辆
“停车费”10元/小时
武林广场西通道,是杭州大厦和杭州展览馆之间道路,双向四车道,总长约300米,宽约11米。武林广场正在改造施工,这段道路两侧没有划车位,但是沿途停的车却不少,足有四五十辆。
这里就是她们的“地盘”。
“每天早上9点就来了,来了就收费,停在她们‘地盘’的车都会被收费。”一名杭州大厦员工说,收钱的是三姐妹,昨天其中一个没有来。她们并不是杭州本地人,也不是停车收费管理员,但每天准点到这里“上班”。“很‘敬业’的,基本上都要晚上12点才走,工作时间大概15小时。”
“有时候她们也会来不及的,车这么多。她们只能跑来跑去,能收到的全收一遍。”一位杭州剧院的工作人员也说,一般车来了她们就先收10元,记下时间和车牌,走的时候能收到就收,来不及的话也只能“不计时”了。
宝马车主戴先生刚被大姐收了10元“停车费”,从车内走出,带着女朋友准备去杭州大厦购物。得知真相,他有些惊讶。
“什么?!我都被收了好多次了。她们都会给发票的啊。算了算了,钱也不多,不跟她们计较。”
和警察打游击
“霸”路收费好几年
武林广场西通道,周围商厦遍布,购物消费的人络绎不绝,停车更是一位难求。为什么她们这么收费就没人管呢?
“收了好多年了,也经常有人投诉,但她们永远都在。”那位杭州大厦员工说,也见到过发生纠纷,车主拨打110的。但警察来了,那三姐妹就走,警察走了她们再来。
“2008年我开始负责这附近的卫生的,当时她们就已经开始在这收费了。”一位环卫工对钱报记者说。
“不止的,还要早一点,她们在这里收停车费有10来年了,10块起步。”50多岁的汤先生在杭州大厦边上摆摊,兼卖报纸饮料等。“2008年被赶走过一次,两个月后她们又出现了。”
汤先生说,这三姐妹是诸暨人,年龄在40~50岁,老大老二常年在,偶尔也见老三来帮忙。汤先生觉得这事很不可理解。“收了这么多年,有多少司机被收了冤枉钱?他们三个总共又收了多少钱?更关键的问题是,这事儿究竟是没人管,还是管不了?”
多部门多年多次协调
最终却不了了之
这事真的没人管吗?
“这个事情是有的,2008年我刚调到中心工作时,就曾参与过协调。”杭州市道路停车收费服务中心一位负责人说,当时他们七八个人一起去找过三姐妹,希望对方不要冒充正规停车位收费员,但最终没有结果。“我们没有执法权,霸占路面私设车位的事情我们没法管,只能劝阻。”
下城区道路停车收费服务中心副主任吴有顺的解释也一样:情况是知道的,但他们只能上报,只能向有关部门反映,“赶不走。”
武林广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这事儿发生在马路上,管委会没有权限去干涉霸占马路的事情。“既然是霸路收费,那么汽车应当都是违停,交警可以去贴罚单啊。”
那么,交警这边怎么说?一位辖区交警说,三姐妹收费,有的是在原有车位收费员走了后违规收取停车费,有的是无车位位置违规收停车费。“她们这种行为不在我们管理范畴内。”交警说,因为无车位场地是在建筑红线内,也就是说不在公共道路上。“当然,如果这些被收费的车子是停在公共道路上,我们肯定是要贴罚单的。”
武林广场西通道到底是不是公共道路?目前不得而知。但钱报记者了解到,2008年、2009年,天水街道、天水派出所、武林广场管委会等方面曾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这三姐妹是不是真的是诸暨人?她们什么时候开始收费?为什么这事迟迟解决不了?本报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