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练妈妈变了样

17.07.2015  12:51

  自从开始学钢琴,土豆发现家里变化最大的人是妈妈,尤其是晚上的妈妈。

  以前,土豆的生活是以玩为中心的。散步,打球,到广场疯跑,捉迷藏,还有看动画片、听音乐、玩游戏……现在,这些活动一概取消了,不见了,只剩下弹琴了。同时消失的还有妈妈的笑容。

  比如晚饭才吃到一半,她就心急火燎地对细嚼慢咽的土豆说:“土豆先生,快点快点,该弹琴了!

  土豆抬头一看,不好了,妈妈的下巴拉长了,圆脸变成长脸了。

  土豆喜欢家里的晚餐氛围,爸爸妈妈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土豆也不时插播幼儿园的故事,大家总是喜笑颜开,一顿饭吃下来,每个人都像洗了日光浴,心情舒畅。土豆最喜欢看妈妈笑了,因为她有两个深深的酒窝,一笑起来,就像全世界的开心都盛在里面。现在,妈妈的笑容不见了,饭桌变得像口热锅,一家人都成了蚂蚁。妈妈的耐心也没了。没耐心的妈妈就像拿着鞭子的驯马人。妈妈的眼光刷刷刷地扫过来,土豆觉得就是一道道鞭子。

  “你倒是快点吃啊!”妈妈一看土豆不快反慢,更加不耐烦了。

  土豆一看,哎呀,妈妈的下巴快掉到桌上了。在妈妈的脸掉到地上之前,土豆赶紧把碗里最后一点饭菜干掉,滑下椅子,向钢琴跑去。

  土豆弹琴时,妈妈站在身边“陪练”。

  土豆的启蒙老师要求很严格,她写了大大的几行字,贴在墙上:

  一、手指放在琴键上;二、保持握鸡蛋手型;三、不触键的手指不能翘,放松放在琴键上。胳膊肘、手腕沉下去;

  四、慢慢练。二十遍慢练之后才能稍微快一点练。要用节拍器。

  第一点好办,第二、三、四点就难办了。握鸡蛋的手型一会就散了,胳膊和手腕一会儿就酸了,手指,尤其是四五指,总是不听话地翘起来,像两个小尾巴。而且土豆最不喜欢慢练了,他是个男孩子,最喜欢玩超车游戏。

  妈妈一脸严肃,一会儿伸手把土豆的手掌扶起来,一会儿把他的小指头按下去。

  平常,无论土豆干什么,妈妈都会夸他棒。大口吃饭,妈妈说真棒;跌倒了爬起来,妈妈说真了不起;刷牙洗脸,妈妈也总是冲他竖大拇指;甚至有一次,土豆故意把蝴蝶画成一只长着脸和翅膀的怪物,妈妈也说真不错。可是一到弹琴,她的夸奖就像流水结了冰,流不出来了,只剩下唉声叹气。

  弹钢琴对坐姿的要求太严格了。坐下去肚脐眼要正对中央C,身子要正,不能凹胸腆肚,不能耸肩弓背,不能斜着身子……总之全是“”。

  土豆哪坐得住啊,他最喜欢摇晃双脚了,“”的一声,垫脚的小板凳倒在地上——土豆的脚丫够不着地,双脚要踩在小板凳上。妈妈忙不迭地扶起板凳,每扶一次,她都会皱皱眉,没好气地说:“土豆,能不能请你管好你的脚?

  话音刚落,土豆的脚已经站到地板上了。他要嘘嘘。尽管才弹了十分钟。妈妈叹口气,皱起了眉头。

  土豆看到妈妈皱眉,有点慌神。对土豆而言,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看妈妈皱眉头了。妈妈一皱眉头就出现皱纹,像是忧愁和痛苦给她戴了一层面纱。

  土豆示意妈妈蹲下来,伸手想去抚平妈妈额头上的皱纹。可是他越用劲,皱纹就变得越深。最后他干脆“啪啪啪”整个巴掌都扑上去了。还是没用。土豆急得快哭了。

  妈妈说:“你拍妈妈的脸是没用的,你用手去弹琴试试?

  土豆是个聪明的孩子。他转身爬上琴凳,坐稳,打开节拍器,把手舒舒服服地放在琴键上,认认真真地弹起来。他弹的是一首黑人灵歌《我的忧愁谁知道》,小汤普森教材里面最忧伤的一首曲子。土豆弹得很投入,每个音都踩得稳稳的,左手练完五遍又练右手五遍,最后再合五遍,等到抬起头来,妈妈看了看时间,舒了一口气。

  不知不觉地,半个小时过去了。也就是说土豆可以持续坐半个小时不下琴凳了。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啊。妈妈笑了。

  妈妈笑起来,土豆就放心了,以前那个妈妈又回来了。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