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流5分钟队伍拉长至200米 沪市民:如看病排队就不方便

31.07.2015  11:19

  原标题:限流仅5分钟队伍就拉长至200米

  东方网7月31日消息:7月28日早上6点58分,16号线鹤沙航城站入口处,已经有轨交工作人员在入口的铁栏杆处执勤,此时乘客大步快走,畅通无阻。

  7点10分,轨交站入口处开始限流。看到蛇形通道即将开启,乘客们都开始小跑。一名20多岁的青年男子想闯进入口,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他大声嚷嚷。就算工作人员解释限流开始,请走蛇行通道,男子还是不满,还推搡起来。其余乘客无暇顾及,小跑着向站内赶。

  7点14分,蛇行通道内的乘客满满当当,进站速度缓了下来。队伍很快拉长,仅5分钟已经排了200米,此时气温31℃,排队的乘客顶着太阳,不少女士手撑遮阳伞,有的乘客提着早餐,挥着扇子。

  7点33分,记者排进队伍。2分钟后,队伍延伸至第一个路口。

  排在记者前面的康女士要到龙阳路站,再换乘公交车。“这里上班要排队挤轨交,下班回来也很挤,特别是在周浦东站,都是被人潮推着走的,希望这个问题能得到各部门的重视,尽早解决才好啊。”人流量太大也给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便,康女士说,如果老人、小孩急需看病还要排队,就十分不方便。前几天,朋友来找康女士,顺便感受一下16号线鹤沙航城站,“后来她和我说,以后再也不愿意体验这种感受了!

  7点51分,记者到轨交站大厅,大厅内的蛇形通道尚未限流,乘客们小跑到达站台。

  “周二还算好的了,周一你来看看,都排到桥那边了。”同样在排队的王小姐和在徐汇区工作的张小姐都和记者讲到,他们都曾经在周一上班高峰期遭遇过一等就是30分钟以上的窘况。

  8点整,记者坐上16号线,乘客们都紧紧挨着。记者发现,由于分流得当,当天大部分人都能在20分钟左右进到站内候车。

   相关举措:

   完善调整轨交规划,路面、信号灯优先公交

  16号线面临的窘境,教训很深刻。有媒体报道,上海申通集团负责人近日表示,今后轨交线路都将把4节编组改成6节编组,把6节编组改成8节编组,为负担沉重的上海轨道线路减压。

  市规土局负责人还表示,现有轨道交通线路上出现了大客流的拥挤状况,需要在规划当中完善和调整。比如说,轨交1、2、3、4、6、8号线都出现了大客流的拥挤,在新一轮轨交规划当中就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平行线分流和缓冲,新规划的15号线,就是平行1号、3号线;规划的21号线就是平行于6号线。

  但事实上,一条轨交线路所带来的人口导入效应,已远超交通规划者的预期。由此可见,排队、限流的困境在可预见的未来似乎不能完全避免。解决这个困境,增开公交线路是最现实的举措。可面对这个答案,轨交“无能”,公交“不给”,乘客“不愿”,航头出行问题似乎陷入一个死循环。

  如何解开这个死循环,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杨晓光的建议值得有关部门参考:“要请专家调研规划,尽量增加直达线,让公交车有吸引力。路面提供优先条件,开设公交专用道,信号灯优先控制;再把公交车深入住宅区,开到家门口,就有人愿意乘坐了。

  由此可见,让公交真正能为轨交分流,有关部门应多考虑公交和交通优先措施的组合拳,还要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