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决定自10月24日起降息降准 此次为年内第三次双降

24.10.2015  14:04

  晨报记者 谢 磊

  在农历霜降的前一天,央行给市场送上了一份降准降息的双降大礼。昨天晚间,中国人民银行意外宣布,24日霜降当天开始降息0.25个百分点,同时降准0.5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11月央行开启降准降息周期以来,连续第五次降息、第四次降准。

  与此同时,央行还彻底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悄然完成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步骤。

  年内第三次双降

  央行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自去年11月央行开启降准降息周期以来,这已是央行不到一年来的第五次降息、第四次降准。尤其是进入2015年以来,央行更是频繁祭起降准、降息两大工具,这已是央行年内第三次推出降准、降息的“双降”措施,最近一起就发生在不到2个月前的8月26日。

  与此同时,随着存款利率上限取消,这也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已经完成。

  低迷经济促央行双降

  为何在2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再次双降?这与国民经济始终面临下行压力有关。

  10月刚刚公布的经济数据低迷依旧:9月CPI同比上涨1.6%,这是5月以来该指数首次掉头向下;9月PPI同比下降5.9%,持续43个月为负;9月 M2增速13.1%,环比8月回落; 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自2009年以来,GDP增速首次破“7”。

  在此情况下,希望央行继续宽松放水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就在昨天早些时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央党校就当前经济形势和重点工作作报告时还表示,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相对较大的优势,合理运用降准、定向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手段,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妥善应对和化解风险,促进经济筑基固稳。

  央行有关负责人解读称,此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主要是根据整体物价的变化,保持合理的实际利率水平,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央行称,对基准利率的调整一般主要观察CPI 的变化,但也要适当参考GDP平减指数。当前我国物价整体水平较低,因此基准利率存在一定下调空间。

  央行有关负责人还表示,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的变化所作的预调。近期外汇市场预期趋于平稳,外汇占款对流动性的影响基本中性。未来影响外汇占款变化的因素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之10月份税款集中入库将相应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因此需要通过降准释放部分存款准备金,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再降息、降准仍有可能

  此次双降虽略显突然,但在经济学家看来并不意外。

  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表示,此次双降在市场预期当中,幅度适当,仍然预留政策空间,股市有望借机破位,债市则可能上演中期走势的最后疯狂。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GDP增幅低于7%,工业企业跌幅继续扩大,物价跌幅大于预期,是本次降息主要原因。但他认为,企业面对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表现在微观层面是总资产周转率的大幅下降,因此,让汇率反映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才是更为根本的措施。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短期看,降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边际递减,尤其是此次同时放开了存款利率的上限,预计四季度经济持平概率大,反弹很难。中长期来看,双降解决不了中国经济的“病根”:有效需求不足(服务业短期不能弥补房地产和制造业的缺口)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马桶盖都要海外代购)。他表示,此次降息之后,基准利率已经再次低于CPI,但考虑到PPI依然在-5%以下,因此实际利率还是很高。在通胀低迷的情况下,央行未来仍有降息的可能,但次数肯定不如降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