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莹:学会在不同平台讲故事

17.09.2015  12:18

   没本事才会觉得被淘汰

  对最近很红的机器人写稿,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主任陈婉莹认为机器人并不会真正代替记者。她指出虽然这在国内还是新鲜事,但西方包括美联社、纽约时报在内的很多媒体,早就使用机器人写稿了。然而机器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主要还是在做股市新闻,比如当天股指涨跌,等等。此外还有体育新闻,进球多少、射门率等,这些确实能由机器人代劳。“所谓记者,是要把复杂的现实呈现出来,不光是比赛的结果,还要解释现象,用很美丽的方法去讲故事。这些还是需要记者的能力,你没本事,你才会觉得自己被淘汰。

  那记者“应战”机器人写手,需要哪些“本事”?陈婉莹说,在港大新闻研究生的必修课中,课程设置正不断提升数字媒体课的重要性。“每年的新生水平越来越高,十年前的学生可能只懂开关电脑,现在他们都很懂社交媒体,所以我们技术培训的含金量也提高了。”她介绍港大的新闻选修课中有编程、有社交网络模型等等。

  在陈婉莹看来,平台渠道在变,但基本的能力和要领是不变的。那么在不变的基础上面,变的是什么?陈婉莹说,不断变化中的是在不同平台讲故事的能力。如今做记者都要懂点数据,新闻采访不一定是访问一个人,有可能是去访问数据。至少记者要知道数据语言,这样才能够与编程的技术人员来合作新闻内容。

  1999年港大新闻硕士项目刚刚开设,陈婉莹便已引入融合媒体的理念授课,不细分媒体形态,不说平面、报纸、杂志、电视,她认为这很重要。

  “现在,融合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趋势。”陈婉莹说,五年前一个懂融合媒体的记者,在不同平台上做新闻会很有优势。到了今天,融合媒体已经是最基本素养。“学校教育一定要提供学生修这些新媒体技术的机会,而不变的课程内容就是采写与思考,以及对人文、社会、历史的认知。

  陈婉莹鼓励年轻人,学技术并不难,尤其是年轻人什么都学得快。真正具有挑战的,是用技术讲故事。讲故事对记者来说是一项“古老的技能”,但有些故事是多媒体比较好用,有些故事则是数据化的,要使用大数据,有些是要作为访谈的。所以,关键是记者要懂怎么用手里的故事。

   讲故事”的能力不在于理念

  在“讲故事”的表现上差异明显的中西方媒体,差别究竟在哪里?陈婉莹否定了“理念不同”这个说法,而是更直接地指出,“是专业程度的问题”。

  在报道马航MH370事件中,西方媒体会做很多数据分析,而一些中国媒体还是倾向采访家属,并报道一些吸睛故事。对此,陈婉莹认为,外国也有跑细节的媒体,以为可以吸眼球。然而一个故事发生会有现场,因此第一天就自然是现场故事;到了第二天,作为记者就要想如何把现场故事往前倒推,并向前看故事怎么发展,联系前后背景,还要看历史,事件对地区性的意义等。

  陈婉莹表示,媒体的深度在哪里,就体现在记者知道这个故事的纵向、横向怎么发展。她同时表示,媒体也有责任做解释性新闻,如马航一周年时媒体不需要报道受难家属怎么说,而是应该报道为什么受害者都不在了,要学会把家属的抱怨、哭诉放在一个语境中。“这可能不会是头条,但我们需要解释的能力。

  在机器人可能抢走记者“饭碗”的当下,陈婉莹却说,“激励记者最好的方式是荣誉感,而不是稿费”。她说她当年在纽约《每日新闻》做记者,如果一个月没上头版的稿件,或者连续两天没发稿,就会“背后发毛”——这就是荣誉感。当然,这种荣誉感,也需要机制的保障和支持。

  夏季达沃斯最后一天的分论坛,“中国梦工厂”可能是最红的一场,黎瑞刚、陈婉莹、龚宇、李静座上宾,张力奋主持。陈婉莹表示,“现在的世界需要更灵活的体制,新的工种也在不断涌现,以前没有数据编辑和视觉编辑,但如今整个媒体行业的工种都被颠覆了,所以,人力资源策略也要跟得上时代。

  而我们的责任终究是把故事讲好。

来源:解放日报